
第23章 与欣桐的出逃计划:DAY 02.大佛古寺以外
我和欣桐是10点左右化妆出门的,爱理和她男朋友在旅馆里睡得很晚。
因为上次和汤素的不欢而散,我对那座素未谋面的古寺还是抱有一种特殊的好奇感,我在假日前就缠着欣桐去古寺上香。提要求时我还有些忐忑,没想到欣桐还是爽快地答应了,说她自己最喜欢去寺庙了,显得我的要求也不是那么过分。
一路上,欣桐还是拿着缺德地图导航,换地铁线路,过了地下通道后,路痴的我就在她一旁撑起了遮阳伞。
我们对来来往往的中国红口罩投去欣羡的目光,觉得这个设计与国庆节日的氛围搭配得异常和谐。
诡异的是这天天气的变化:我们出门前还骄阳似火,下了地铁后就风云骤变,刮起了倾盆大雨,还是太阳雨。
“心靖你千万要小心这种太阳雨啊,我小时候淋过,头上就长癞痢了,要剃头的。”
“啊、这……怎么回事?”我当即懵了。
欣桐突然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我:“你说,该不会是爱理和她男朋友在这个点出门了吧?”
“……”看来爱理是“女版萧敬腾”这个梗是过不去了,我一下子没憋住笑,“噗”了一声。
欣桐还真的拿微信艾特了爱理:“你实话告诉我,你们是不是这个点出的门?”
电话那头的爱理解释说,她和男友出门换了旅馆,不过是换好旅馆后下的雨。
欣桐和我这才罢休。
1.第一站:药洲遗址
“心靖,你看那边!——”欣桐突然拉着我袖子,另一只手指向不远处的一隅古建筑。
我看到牌匾上写的是繁体字“藥洲遺址”:“哇,靠门的那棵树好大呀——”
“是啊,好像是很古老的树了,长这么高,这么枝繁叶茂,见证了多少春秋冬夏呀……”欣桐挽着我的胳膊,“走,当作是额外的惊喜,bonus!一起去前面探探路,把古寺周围的地方打卡留念一下。”
我去树木的介绍牌里,看到那棵树的简介:细叶榕,种植于1745年,属于二级古树。
“哦,这大概是清朝时期的树呢。你看啊,也就是说,它比我们所有活着的人都要老,经历过极其悠长的岁月的沉淀……你说,说在战争年代,怎么没被摧毁呢?多难得呀,可能抗日时期的一把军火就能把它烧干净了,而它活下来,本身就是就是一个奇迹吧。”欣桐的眼睛一下子扑闪起来,绘声绘色道。
我被她用的“奇迹”这个词打动了,也就静静地陪她看起了古树。
遗址的环境十分清幽,有小潭碧湖,有围墙修竹,和镌刻的石碑。这个庭院好像一个私家花园,设计稍稍体现了原主人审美的意趣。
药洲遗址原名西湖或仙湖,后来被改称药洲的缘由,是五代十国时期被人在此炼丹求药,故命名药洲。
石碑上记录了一些迁居的古人,比如浙江平湖人徐士芬,以及其他。我原本以为广东只是个蛮越之地,没想到我们也有自己的历史文化。
短暂的合影留念后,我对欣桐唤道:“走吧,我们一起去下一站。”
2.第二站:广州书院文化街、岭南金融博物馆
路上有各式各样的冷饮店,童年的“娃哈哈”乳饮料也变成了奶茶界的新晋网红。走着走着,我也觉得嘴巴寂寞了,到一家茶百道买了杯杨枝甘露。
“你下次也可以尝试一下豆乳米麻薯,口感很丰富的。”欣桐看着我手里的杨枝甘露,提议道。
我“噫”了一声,最终答应道:“啊,好。”
而后欣桐关了地图导航,和我沿着书院文化街往小巷深处走去。
最外围的牌坊上写着“井水流”三字。导向栏的岭南金融博物馆简介栏有汉、日、英三国语言。
“Let's get moving!——”我和欣桐喊起口号,互相挽着彼此胳膊,走进博物馆。
不知道为什么,写着写着,反而没有当天游玩的那种兴致了。
博物馆里面可以凭借游客的身份证免费领取门票。里头展览的实物确实很有料,有各式各样的铸币,算盘和器物,进口的日本打印机,人民公社时期的海报和存款账单。一些有学之士捐赠的经济学书籍,专柜陈列着第一到第四套人民币。
时过境迁,现在的我们大多都用微信和支付宝这些电子货币了,纸币不再像过往那样盛行。
恰巧以前也有一部刘涛、陈司翰、邱心志和叶童主演的电视剧,名字叫《原来就是你》(原名:《我的野蛮千金》),在此安利一下。时代背景就是近代中国人和洋人做丝织品交易的故事。故事钱庄老板的女儿杜暮雪出洋留学,而后遇见自己双生姐妹锦儿,身份互换,意外逃婚,还有牵连出一连串纠纷……刘涛饰演的女主杜暮雪是个容易出彩的角色,有叛逆意味和晚清有独立女性的色彩。这部剧片名虽然听上去狗血,剧情梗概也好像也觉得能看到套路的设计,但节奏不拖沓,讲得也绝不仅仅是男女主爱情,还有家族背后的兴衰和一个时代的变迁。
墙上写着八个大字:“币制稳定,兴国安邦。”不知为何,这寥寥几字,带给我震撼极大。但我的语言太苍白,无法描述。
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浸润过岁月的洗礼。slowchat软件上的笔友濡君在跟我描述他们南京的风景时,我没想到他的话可以同样套用到博物馆这里的景致。
我又用手机查了查农历,今年是辛丑牛年,离八国联军那年签订的《辛丑条约》已经过了120年,整整两个甲子。
我无意于在整篇游记里渲染爱国情怀,但此情此景,须臾间,游客的感触也就是水到渠成了。高中学的《赤壁赋》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和《兰亭集序》的“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都一并迸发出来。我们是多么幸运,处在历史恒河平和与灿烂的一瞬,继承了祖辈先烈们的福荫,才有了这样和平安稳的现代环境,而且这也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我们稍作休息后,又走向下一站。
3.第三站:大佛古寺
很快就到了大佛古寺。
古寺的香火很盛,门外都是络绎不绝的香客。
一看到古寺的门殿和牌匾上插的国旗,我的心就开始怦怦跳。明明是庄严肃穆的环境,我的思绪却非常纷乱杂芜。
我心里想的是,只要我来了古寺,我就算是把未完成的事都做了。上次起争执,没有答允汤素来这里,这次我和欣桐把事情都做完然后打个卡。聊天记录清空了,联系方式删除了,最后来这座古寺的打卡,也像是一种仪式感。文艺一点来看,也可以说一场记忆的葬礼。
去到寺庙内时,反而觉得欣桐对神佛的态度更加虔诚和恭敬,她双掌合十,低眉三叩首,不知是忏悔还是祷告。而我的迟至,仅是为了允一个已退的约会。
第一次面对神佛,感觉自己如此不敬不洁,因为上香时还是被情执绊住。
志愿者不时会提醒我口罩脱落了,要重新戴上,也禁止我在殿内对佛像拍照。
我在“般若”和“解脱”的字下拍了照,文案早就出门前编写好了:“希望绝望被救赎,罪过被宽恕,神灵能将妄念和执著洗涤。到此一游,不再回头。也附上我部长早期写的诗里,我最喜欢的一篇。”
顺手附上了坤兄在部门里写的最经典的《风在念经》:
风在念经
理清水/文
经幡在垭口的风里翻飞。
你听啊你听,
那是风在念经啊,
念了一遍又一遍。
穿过你的指尖,
撩起你的发丝,
包裹你的所有,
在这里一切都可以放下啊——
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再见了,汤素。回头偷瞄你不知不觉已成了习惯,偷偷翻看你的朋友圈,像做阅读理解题一样剖析你歌单每首新添的歌,在云村里翻看其他寂寞的故事。
我知道的是,在拒绝和分开以后,汤素听的都是佛乐,而官宣了新恋情后,他开始听更多情歌。后来看到他歌单里出现古风曲《清平调》时,歌手那一栏出现一个“好妹妹”这样的字样,像针一般刺透我的心,那般敏锐。我突然就对汤素的网抑云ID取消了关注。
以前和奕声终结感情时还会剪断同心结,这次对汤素自始至终没有释怀的感觉,就是这样很别扭在心里留个疙瘩。
我来到这座寺庙的目的到底又是什么呢?其实我是想要拥抱他的吧?他意乱情迷时说的话,就在我们两人糊涂时有了一次突然咫尺之间的靠近,气氛又忽然骤冷。
如果有那种幸运,我还是希望佛陀像我的朋友圈文案写的那样,能解开我的情执,洗涤我的妄念。我也说过,如果没有调整好自己,就逃难似的投入下一段感情,只会一段比一段更糟心。纵使往事皆失望,情书难书情长悠,所以我不问姻缘,只求解脱。
我双掌合十,低声喃喃道:给我一个机会吧,一个放下执著的契机。
而欣桐的心境则明澄许多,她与异性的情愫最多来自于同学之间的暧昧。她说,她会耐心地等待缘分的到来,去相信那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没有去素食堂吃斋,只是在庙里多转了几圈就出去了。
4.第四站:广州动物园
由于陪我去了大佛古寺,欣桐也要求我陪她逛动物园。我一看门票的成人单价才16块一张,所以很爽快地答应了。
一入园,最外围的三只黑猩猩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我第一反应就是拍微信小视频,发给星星看:“星星,你看,你的伙伴大猩猩来啦——”
欣桐还在一旁蹦蹦跳跳的,还大叫着:“哇,心靖,你看你看,那只猩猩在耍帅啊,它在耍帅!”
确实如她所说的那样,那只大骚猩猩每登一个台阶,都会摆个很浮夸的姿势。
“是啊,猩猩骚起来就没我们什么事了……哎,你说,那只猩猩有没有可能是社恐啊?”我说。
而星星在微信回复我:“哇,真棒。你们那儿看上去还多人啊。”
走下去后,我还看到了金丝猴,于是都拍给星星看了。还看到有一个拿着单反的男生在专注地拍摄金丝猴,我手机的镜头也就不自觉地向那台单反的显示屏幕靠近了。
欣桐当即把入神的我拉扯住,小声嗔怪道:“干嘛啦你?!——”
回过神的我才小心翼翼地解释道:“我一看见有人在玩单反,就忍不住凑上前看看是怎么弄的。”
微信那头的星星也突然问我道:“现在,外边是不是开始下雨了?”
我一看,果不其然,雨就开始淅沥沥地下起来。欣桐赶忙拉着我的手,跑到附近的小卖部遮蔽处避雨。
我大叫着:“救命啊,救命啊,萧敬腾来啦——”也把这句话发给了星星。
星星:“……”
欣桐看了看我,也模仿着我的口吻喊道:“救命啊,救命啊,爱理出门啦——”
我:“……”
待到风烟俱净时,我们才继续在园里踱步。
一个稚气未脱的志愿者,看到欣桐就很热情地招呼起来,和她介绍自己负责的那群小猴子们。
“看啊,这些猴子也是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对待感情非常专一。”小志愿者兴奋地抓着纸册子比划,“我们这里有一只非常有特点的小猴子,它叫‘小牙’,因为它的龅牙长到嘴外了,所以你能一眼认出它。”
另一个比她大一点的志愿者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我也觉得小牙是所有猴子里最好认的那个。”
等到小牙攀上横杆时,我和欣桐的视线都集中在小牙的龅牙上:“哇,真的是诶——”
后来,我们还观看了老虎、河马、犀牛、火烈鸟和熊猫,每看到一个新的动物种类,欣桐就蹦蹦跳跳的,很像《桃花源记》描述渔人的那个词“欲穷其林”。而我,逐渐开始不耐烦起来。
走到水族馆时,欣桐除了看五彩缤纷的鱼儿们,还饶有兴趣地观看儿童们画沙画:“咦?沙画,怎么画呀?”
当看到巨蜥和蟒蛇时,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兴致全没了,急忙拉着欣桐走人:“哎呀,走走走。”
“我还没看完嘛——”欣桐像是受了委屈的孩子。
5.关于伙食和夜晚
我和欣桐一路上吃得都比较随意,我因为阮囊羞涩,中午吃的是斋面和一杯柠乐,欣桐则是普通的单人套餐。
看到我的伙食实在太素了,欣桐把自己碗里的肉片和薯饼都匀了一点给我。我有些尴尬和感动地吃着她给这些东西。
“晚上那顿我们还是吃好点吧,这两天我们吃的,都有些敷衍啊……”欣桐提议。
于是,晚上我们到了BJ路的广御点。
——结果我们吃得也不是很多:就是红米肠、牛仔骨和干炒牛河。茶是铁观音。分量很实在,仅仅三道菜就把我们撑死了。
“我觉得做得比点都德的好吃。”我评价道。
欣桐不住地喝茶解腻:“我也觉得还可以。原本以为只点三道菜会寒碜,没想到分量和味道都很良心。”
我们打道回府,走回大洲村。
大洲村门口有一座像烟花一样的夜灯塔,和变化的光亮也模仿着稍纵即逝的烟火。晚风轻柔得令人无可抱怨,路灯把一个个行人的影子拉长。
“心靖,你看——那个像烟花一样的夜灯,是不是很漂亮呢?”欣桐伸手指着不远处的夜灯。
我问:“烟花,不是绚烂后就要陨灭的吗?”
“也是呢,这么一说,也有些伤感。”
我仰望着天空,对欣桐说:“我也知道,我才活了二十几年,也肯定是没有二十九岁释迦摩尼那种看破人生的那种彻悟。但是,我很多时候还是很疑惑的……
“我们,好像就是反复在欢乐和烦恼中横跳,周而复始的。假期结束后,我们又要返回到按部就班的生活,你回去后又要面对那群熊孩子,我会继续回到家面对柴米油盐。小时候觉得长大就自由了,长大后才发现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烦恼,好像是无止境的。有时候放眼皆悲,感觉就是以前写的众生皆苦——
“你说,人,为什么要被生下来?为什么一定要经历贪、嗔、痴呢?”
欣桐沉思了片刻,忽然就笑了:“如果万物皆有灵,你放眼皆悲,不妨把自己当作是一名谪仙,是上苍非要你历经一次人间的修行,家家户户的烟火气才让你知道什么是妄念,什么是苦果,什么是阳光抵达不到的阴影。你不曾从底处回望明月,就不知道皎洁无瑕的月光有多么难能可贵。
“尘世本就是很苦很苦的炼狱,是神仙们非要流传只羡鸳鸯不羡仙这样的佳话。
“走吧,没准你在神仙大学里,修的是心理学学位,你要一个个地收集和剖析你你遇见的每个灵魂和心绪,等渡劫成功了,你要把这些记忆当作案例都带回天庭呢。”
欣桐的话让我想起某句歌词:“跟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快走啦,回旅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