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青啤的创办与早期发展(1903~1949)
啤酒,是指用发芽大麦为主要原料,加入蛇麻花(即俗称的啤酒花),经发酵而制成的一种酒精性饮料。在现代啤酒进入中国之前,酿酒热情高涨的中国古人就开发出了中国古代版的“啤酒”,一种类似于啤酒的酒精饮料,古人称之为醴。但是现代的啤酒,到目前为止,在中国也只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各种酒类之中最年轻的酒种。也就是说,啤酒是舶来品,是“洋为中用”的产品。中国最早的啤酒厂,大部分是西人兴建并管理的。我国最早出现的啤酒厂,是俄国人于1900年在哈尔滨开办的,叫作“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啤酒在中国一问世,立即受到人们的欢迎。不少外商见啤酒业在中国大有可为,又相继在东北三省、天津、北京、上海等地开办了一批啤酒厂,如“东巴伐利亚啤酒厂”(1903年)、“东方啤酒厂”(1907年)、“谷罗里亚啤酒厂”(1908年)、“上海斯堪的纳维亚啤酒厂”(1902年)、“马来啤酒厂”(1930年)、“上海怡和啤酒厂”(1930年)、“哈尔滨啤酒厂”(1932年)、“沈阳啤酒厂”(1935年)、“亚细亚啤酒厂”(1936年)、“北京啤酒厂”(1941年)等等。
真正由中国人开办的啤酒厂是1904年一位爱国商人在哈尔滨开办的“东北三省啤酒厂”。此后,中国人又先后于1914年在哈尔滨开办了“五洲啤酒厂”,于1915年在北京开办了“双合盛啤酒厂”,于1920年在山东烟台开办了“醴泉啤酒厂”,于1935年在广州建立了“五羊啤酒厂”。
以上啤酒厂的不断建立,对在中国大城市以及一些中等城市推广啤酒起了一定作用。但是,从总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啤酒业在全国解放之前,是步履艰难的。一是不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开办的,抑或是“中外合资”开办的啤酒厂,生产设备都很简陋,啤酒的产量也不高,而且除个别产品质量不错外,大都质量不高。二是啤酒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如大麦芽和啤酒花,大都是依靠进口,受到外商的严重制约。三是技术大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在生产上被人控制着。四是洋啤酒商大力推销外来产品,压得中国啤酒业喘不上气来。加上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战乱不止,民不聊生,啤酒消费者多是一些上层人士,平民百姓是不怎么问津的,因此,整个啤酒业难以形成气候。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就只剩下了哈尔滨、沈阳、北京、双合盛、上海友啤、怡和等几家啤酒厂,年产量总计不足万吨。[4]
下面将详细介绍青岛啤酒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情况。
(一)德国人经营时期
1898年,德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占据了青岛。德国在侵占青岛后,为把青岛建设成一个“模范殖民地”,采取了诸多行动:在市区修建炮台、设兵营,驻扎了许多士兵,同时源源不断地向青岛输入德国移民。德国人有饮用啤酒的习惯,啤酒于德国人而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那时的青岛还只是一个小渔村,中国也没有啤酒这个词。由于驻扎在青岛的德国士兵和侨民对啤酒的需要,德国在驻扎许多士兵的“岳鹤兵营”斜对面开设了一家酒吧(今登州路56号青岛啤酒厂东院内),专门经销啤酒。后来,为了便利对德军和侨民的啤酒供应,1903年8月15日,英、德商人在酒吧旁投资建造了青岛啤酒厂,当时厂名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由德国人直接经营,这也正是青岛啤酒的前身。
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是德国在中国兴建的第一个啤酒厂,建厂初期的年产能力为2000吨,由F.H.施密特公司承建,生产设备和原料全部来自德国。著名的日耳曼啤酒设备制造厂提供设备;木质酒桶、容量7吨的后酵罐及无毒沥青等都是直接从德国运来;啤酒生产时采用优质麦芽和著名的巴戈利亚酒花而不加任何辅料,严格按照《德意志啤酒酿造法》进行酿制。水在成品啤酒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俗称啤酒的“血液”,酿造水是啤酒生产的基础,啤酒质量的优劣直接受到水质好坏的影响,可以说优质的水源是酿造优质啤酒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青岛啤酒建厂之初,啤酒是用著名的崂山泉水酿制,其水质经过德国柏林检验证明是优质酿造用水。当时出版的德文版《青岛及其近郊导游》一书介绍:“1904年底德国人在青岛投资的啤酒厂建成投产,酿造厂自开工后生产的青岛啤酒品质上乘,让诸多啤酒爱好者十分满意。”企业的管理和工艺技术均由德国人负责。当时负责人是一位曾在南美一家大啤酒厂工作了很长时间且具有丰富经验的德国酿酒师。另外,还有几名德国酿酒工被安排在关键的生产岗位上工作。由此可见,青岛啤酒在建厂之初,德国人给青岛带来了当时比较先进、完善的工艺和设备,青岛啤酒质量在当时就具有了较高的水平,这为后续青岛啤酒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这一时期生产的啤酒种类有淡色啤酒和黑色啤酒两种,产品质量优异,据日本田原天南所著《胶州湾》一书记载:“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生产的啤酒1906年在慕尼黑博览会上展出,获得金牌奖。”1906年酿造量即达1300多吨。青岛啤酒过硬的质量为它赢得了好的口碑及市场。产品销售以青岛为中心,除满足驻青岛的德军和侨民饮用外,还在上海、青岛、烟台、天津、大连设有销售总代理,远销我国沿海各埠。尤其是盛夏,啤酒销往香港、北京等地,成为当时的热销品,销路良好。
(二)日本人经营时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趁机侵占青岛。1916年9月16日,日本国东京都的“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以50万银元的价格购买了青岛啤酒厂,并将其重新命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稍做修理,于当年12月正式开始生产。后来,日本人对工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扩大工厂面积,扩大葡萄酒储藏室,建造贮酒罐,改建糖化室,安装了一整套装酒设备,等等。到了1942年,啤酒产量已增加到4663吨(两打装30万箱)。
之前酿酒用的主要原料基本上是进口的,使用的大米是在中国以及越南西贡生产的,酒花使用捷克产。后来,为了更好地生产,1939年建造了小麦制作车间,开始制造麦芽,尝试将山东大麦用于酿制啤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时制造麦芽的设备为我国所仅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外汇管制,酒花进口遇到困难。为了解决啤酒花和啤酒花原料,从日本引进酒花幼苗,在工厂设立了专门的种植区进行试种,当时称作忽布园。同时,酒瓶缺乏也是当时啤酒生产发展的重大障碍。1944年8月,日本人在青岛又成立了相关部门生产玻璃酒瓶,解决了啤酒容器问题。青岛啤酒的第三产业发展可追溯到这一时期。1942年,日本军队资助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为充分利用啤酒生产废弃的酵母,1943年成立制药车间并投入运营,专制维他益(酵母片)。由于设备生产能力的提高,1936年的实际产量为3208吨(四打装103202箱),最高年产量曾达到4663吨。
当时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生产的啤酒仍是黄、黑两种,产品不仅销往华北各地,还远销到大连及东北其他地区,以及上海、汉口、福州、厦门等地,还出口到西贡及新加坡,产品品质优异,深受顾客喜爱,被誉为头等佳品。当时使用的商标有朝日、札幌、福寿、狮子等,[5]但品质都差不多,商标是根据啤酒销往不同的地方进行区分使用。
(三)国民政府管理时期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同年10月,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被国民党政府军政部查封,贴有军政部专门的封条,但未正式接收。青岛市政府捷足先登,派王玉生等主持开工经营,并由王玉生等组织庆胜公司独家经销,厂名更为“青岛啤酒公司”。1945年12月18日,该工厂由经济部鲁豫晋区特派员办公处接管,照常生产。1946年12月5日,移交给行政院山东青岛区敌伪产业处理局接管,并命名为“青岛啤酒厂”。陈果夫派曾养甫等人在青岛组织筹建“齐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鲁公司”),于1947年6月14日将青岛啤酒厂从行政院山东青岛区敌伪产业处理局“买”了去。齐鲁公司刚接办时,青岛啤酒厂有职员44名,工人331名。
当时,啤酒商标仅保留了“青岛牌”,年产量达到2800吨。在销路方面,产品除了销往华北地区外,还销往沿海和沿江的一些城市,如上海等地。除此之外,1947年曾派员赴南洋推销,产品一度销往南洋、新加坡等地区。1948年青岛啤酒开始大批量出口至新加坡,根据当地的《星洲日报》报道,青岛啤酒的质量远远高于其他啤酒。当地侨商争求其代理资格,青岛啤酒的优良品质再次为它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市场,在当地华人中引起不小的轰动。
1948年以后,国内经济萧条、物价暴涨,导致啤酒销量大幅度缩减,啤酒生产仅供美军所需。原料、燃料供应不足,各项摊派捐款等费用与日俱增,工厂资金周转困难,每月收入不敷开支,啤酒生产每况愈下,尤其是淡季经常处于半停工状态。
其实在1949年之前,青岛啤酒的销售对象主要是中高层人士,因此,受当时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的影响,再加之频繁不断的战争,交通不便,水、陆交通严重受阻,极大地制约了青岛啤酒在国内的销路,青岛啤酒并无很大的发展。
简而言之,在青岛啤酒建厂之初,德国人给青岛带来了当时比较先进、完善的工艺和设备,这为后续青岛啤酒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日本人经营时期,对工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在啤酒原料等方面尝试自主生产,取得了一定效果;国民政府管理时期,青岛啤酒厂名称及接管单位更换比较频繁,自1948年后青岛经济萧条,受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啤酒销路锐减,啤酒生产情况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