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老吾老
年級:中六
作者:張少英
批改者:王敏嫻老師
設題原因
1.由中國文化之孝義,引申至探討現代人與長者相處的問題,與傳統中國文化作今昔比較。
2.訓練批判思維。
批改重點
1.論點、論據及論證的相輔相承。
2.議論文的結構。
批改重點說明
1.檢視作者在提出論點後,是否用恰當的論證手法使論據顯現以發揮個人觀點。
2.議論文的結構能體現作者是否具有恰當的思考方向。
批改正文
範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建立大同社會的基石,大小同得照顧,人人互助互愛,才能國泰民安。照顧自己的父母,是最理所當然的事,比吃飯睡覺來得緊要,捨生取義,孝道絕不容人為了半點利益而犧牲。道德比性命更重要,人若沒有保衞道德領土的意識,便與禽畜無異。放棄供養父母,就等同於放棄做人的資格。
評語
●題目原取自《孟子》,緒論先引原句,闡明中國文化中對長者、對孝道的重視。然後提出本文的論點——以放棄供養父母為非人的表現立下全文基調。作者對這個問題的個人意見鮮明,使往後幾段的論據能有足夠的說服力。
在現代社會中,要各人能夠照顧自己的父母竟已成了難事,甚至當下的道德水平已淪落到不知孝義為何之境地。狗兒還懂向主人搖尾示好,主人有難時,靈犬更會奮身拯救主人;但有些人卻連狗輩也不如,視自己的父母如包袱,不屑於為父母露出欣悅之色,甚至為奪家財不惜殺害自己的爹娘。“百行孝為先”,禽獸不如的他們又如何能推恩至別人——“老吾老”、“幼吾幼”的大同希望幻滅,小康社會之建立亦遠矣。
莫說一些駭人的事件,在熟悉的人當中,有不少人都不喜歡與老人家同住,不是嫌他們的藥酒味,就是怕要為他們抹身,怕要侍候他們。祖父、祖母對孫兒都是特別疼愛的,餵食、洗澡到換尿布,白天到黑夜,他們從沒有厭惡帶養孫兒。就是孩子的爸媽也沒有這樣照顧周到,只讓兒女待在父母身旁,自己則只顧掙錢,為甚麼反過來埋怨那麼多,卻沒想過報恩?
評語
●此段開始為本論部分。作者圍繞着論點,提出恰當的論據:以狗也懂得救主人,比喻不孝敬父母者連禽獸不如。現代人每每視父母為包袱,不願以和悅之色在日常起居生活中照顧父母,更有人做出一些喪心病狂的事,進一步發展觀點——指出現代社會如不能敬老,難以建立理想的生活。本段的引申論據有力,社會問題點到即止,只提出現代人的問題,以待第三段再進一步以事例證明。
怕麻煩,怕骯髒,怕難為情,逃避要照料他們的責任,恐怕不比對長者說侮辱說話來得可怕。曾經在輕鐵車廂內,聽到兩位婦人的對話,使我感慨極深。一位婦人的家翁最近過世,正當朋友上前安慰之際,她竟說:“那一晚是他的回魂夜,丈夫剛巧到內地去,剩下我和女兒兩個,我連忙收拾東西,跟女兒到親戚家裏借宿,要是他真的回來,不知道他會不會傷害我們倆……該死的,丈夫偏偏在這個時候不在家。”難道她的家翁是個十惡不赦的人,就是媳婦和孫女兒也會傷害?雖沒有血緣關係,但結婚以後與家翁便是親人了,虎毒不吃兒,若非曾加害於他,又何用懼怕呢?我聽後只感到她的冷漠無情。中國人有清明、重陽二節,為要祭祀祖先以盡孝義,盡的不僅是倫常規條,而是盡心。若對長輩有不敬之心,敷衍了事,怎可真誠地對待其他老人,再及於所有人呢!
評語
●以生活實例為證,以批判的態度,反思車廂中婦人之言,以顯出現代人忘記孝義、忘記尊敬長者之後果,不單死生之路隔,更顯出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從而反襯出“老吾老”的傳統之可貴。
“祭神如神在”,愛護老人也要以真心相待,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孝道的精神從沒有改變。很多人自小便失去照顧長輩的機會,他們只可隔着墓碑說愛,不能再侍奉他們。何不珍惜眼前人,使自己將來不會追悔,不會怪責自己變成豬狗般的禽獸。請由自身開始,珍惜愛護長輩的機會,不要在愛你的親人離去時,心中留下長長的淚痕,後悔那時沒有抓着機會說句體貼的話。由今天起,在日常生活中幫忙做點小事,如搥搥肩、按按背以求盡孝於眼前,疼愛你的長輩如至寶。
評語
●緊接第四段,由批判到建設,針對現代人的問題,要求人們須“老吾老”,不單回顧本文主題,更提出作者寶貴的意見。
不求大同的盛世,不求沒有痛苦的天堂,但願在人間有一片小小的樂園,那裏沒有被忽視的老人,更沒有不孝的子孫。
評語
●結論部分,總結以上論證的必然結果,以較富感情的筆觸,精簡而有力地要求讀者不要做不孝的禽獸,而應一同締造人間的樂園。結論極富啟發性。
總評及寫作建議
議論文的寫作,行文用字固然重要,但一定不可欠缺全篇文章的結構。文章結構嚴謹,正表達作者的思維細密,能清晰地顯現整個推理過程,才有說服人的機會。本文的佈局,簡單而鮮明,先提出論點,然後提出論據作為論證,最後總結論點,表達作者的期望。論點、論據、論證手法三者緊密運用,使作者的見解有別於一般現代人對待長者的價值觀,從而無可動搖地確立。
建議同學在下筆前,必先冷靜思考,準備好詳細的大綱,才可下筆。現在流行利用腦圖(mind map)或思考圖(concept map)作為寫文章前協助思考的方法,這有一定的作用,而思考圖具備的層次步驟非常合用於寫作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