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诊疗进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侧支循环的形成与调节机制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开放或形成过程不仅仅是被动扩张,更是一个主动增生并血管重塑的过程,其过程被称为侧支应答(collateral response),包括了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和动脉生成(arteriogenesis)两种形式,其中后者病理生理意义更大(图1-3-2)。
图1-3-2 侧支应答的模式示意图
A.动脉生成,通过原已存在的原始侧支血管生成成熟的侧支动脉;B.血管生成:从原已存在的血管上,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迁移、分化和增生,以发芽的形式形成新生的毛细血管网

(一)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是指从原已存在的血管上,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迁移、分化和增生,以发芽的形式形成新生的毛细血管网的过程,心内膜下的侧支血管多以这种方式生成。但这种毛细血管壁缺乏平滑肌细胞,仅由内皮细胞构成内皮细胞管(endothelial tubes),脆弱且易破裂,虽对氧浓度调节敏感,但不能舒缩,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也不能随血液供应进行相适应的生理学调节。因此当冠脉出现急性闭塞时,由血管生成产生的侧支血流并不占主导地位;相反,该机制在慢性期的意义更大,它以毛细血管为底物,产生新生血管网,并促使这些血管随缺血应激而成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不良侧支循环的供血能力。在影像学上,血管生成可引起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因此在冠脉造影中可用造影剂密度增加值来评估血管生成的程度。

(二)动脉生成

动脉生成是指通过原已存在的原始侧支血管生成成熟的侧支动脉。正常情况下,因为所连接的血管间没有压力梯度驱动的血流,冠脉血管网内的侧支血管通常是闭合的或无功能的。但在冠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早期,原已存在的侧支血管在压力梯度的驱动下可以立即被动地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为交通血管供血。动脉生成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前24小时)原已存在的侧支血管被动开放增宽,有利于血流增加。其病生理基础为冠脉完全的堵塞导致狭窄后压力下降,血流重新分布到已经存在的动脉中,由此导致的血流剪切力和流速变化使得内皮细胞激活,分泌蛋白溶解酶使基底膜断裂,细胞外基质溶解(这是内皮细胞即将转移的必需过程)。剪切力诱导血管内皮广泛的功能变化,其中许多基因参与,包括白细胞黏附分子上调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生成(包括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肿瘤坏死因子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第二阶段(1天~3周)的特征是炎性细胞增殖,单核细胞移行到血管壁并分泌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据周期间增殖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排列为环状层和纵向层,在两周内侧支血管的直径可增加10倍;侧支血管成熟的第三阶段(3周至6个月):细胞外基质沉积使血管壁增厚,多种生长因子刺激使细胞进一步增殖,成熟的侧支血管管腔可达到1mm,其三层结构和同等大小的正常冠状动脉几乎无法区分,该过程也被称作血管重塑(remodeling)。
血管生成和动脉生成均参与侧支循环形成。虽然两种机制可能是连续作用的,且同时有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参与介导的两种反应,但是它们在冠状动脉疾病的侧支循环形成上有各自不同的调节机制。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血管发生主要依赖于缺氧或低灌注,而动脉生成主要依赖于血管剪切力和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