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新秩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广东人民出版社的李怀宇先生这些年来一直关注海外华人学者对中国的研究,他频繁走访他们,在把海外中国研究介绍给中国读者方面花费了不少心血,已经出版了介绍海外学者及他们的研究的数本著作,令人印象深刻。他数次来新加坡和我交流,经常谈及这些年来我所进行的研究。他对我有关亚洲新秩序的一些看法非常感兴趣,认为可以围绕这个主题出版一本集子。不过,我主要的关切点还是中国以及围绕中国的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在我把计划中的中国研究项目做完之前,或者说在把中国研究得比较透彻之前,我并没有计划出版一本专门有关亚洲秩序的书。但我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这是因为:首先,中国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永无止境。这些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就出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课题,都很重要,自己也都很有兴趣。其次,没有一个人可以声称自己可以把中国研究透了。实际上,研究越深入,越发现自己做的事情实在很少、很小。要把中国研究透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再者,回顾一下自己这些年走过的研究道路,发现的确已经写了不少有关亚洲秩序的文章。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我一直关切中国内部的改革发展及其外部影响。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发生的一切实际上和亚洲秩序的变迁密切相关。不讨论亚洲这数十年来的变化就很难理解中国本身的变化;同样,不理解中国这些年的变迁也很难理解亚洲秩序的变化。现在中国已经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贸易国,亚洲秩序的变化更离不开中国因素。尽管中国本身并没有称霸亚洲的想法,但中国崛起本身已经把中国推到了亚洲秩序的中心位置。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天我们探讨中国崛起之后的亚洲秩序,无论从学术上还是政策上都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不过,答应了怀宇先生又觉得后悔,因为要从过去的研究文章中挑选一些并整合成一本比较系统的著作实在不易。但既然已经答应,也只好继续做下去。利用春节期间的几天假期,我把原来的研究文章找出来好好看了一遍,对自己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现”。我很快就找出一条组织文章的有效思路来。更为重要的是,我并不觉得这些文章需要做很多修改。多年来,我也讨论一些亚洲时事变化,但这样做的时候,总是把时事变化置于宏观历史中来讨论,无论是世界历史还是亚洲历史。这种讨论方法使得文章具有了一种“长效”价值。重读旧文,尽管时事不一样了,但背后的逻辑仍然如此。实际上,经常回顾一下自己以前的研究,更能知晓自己是否有能力提供有效的知识。知识如果经不起时间的检验,那么研究者就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了。

因此,这里也没有必要概括这本书的主体思想了,让读者自己去发现、去解读是一种更好的办法。但利用这个时间,我想简单讲一下这本书的“组织”思路,作为“导读”。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讨论西方秩序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危机。为什么一本讨论亚洲秩序的书要从讨论西方秩序开始?道理很简单。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亚洲秩序是西方秩序在亚洲的延伸。直到今天,亚洲很多国家的内部秩序高度依赖西方秩序。西方内部秩序的变化必然对亚洲各国和各地区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西方秩序变化看亚洲能给人一个新的视角。

第二部分讨论全球化状态下的亚洲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变化及其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围绕中国崛起来讨论亚洲地缘政治秩序。文章原来的目的是讨论中国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的。不过,现在把文章置于中国崛起对亚洲地缘政治秩序重塑的构架中,则别有一番新的意涵和理解。如果说,中国的崛起既不可避免,也在很大程度上变成现实,那么中国如何塑造亚洲秩序便成为人们关切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也是那么多年来亚洲社会和国际社会所关切的问题。不过,正如讨论亚洲社会内部政治经济秩序时离不开讨论西方,讨论亚洲地缘政治秩序也离不开讨论外部力量,尤其是美国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说,直到最近,亚洲地缘政治秩序仍是西方(尤其是美国)为中心的地缘政治秩序在亚洲的延伸。只不过中国的崛起又必然导致其地缘政治影响力的产生和发展。今天的亚洲地缘政治秩序实际上是以西方(美国)为中心的旧秩序和以中国为中心的新秩序互动的产物。中国如何处理与旧秩序的关系决定了这个新秩序是怎样的。这部分界定了十三个大方面来讨论中国的崛起和亚洲秩序。

本书所收录内容已经在不同地方发表过,其中几篇和杨丽君教授合著,这些在每一部分最后都有说明。这次出版,对内容进行了一些修订。在不同时段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受惠于与很多学者的讨论和交流,再次感谢他们,但不一一列举名字了。也非常感谢李怀宇先生,没有他的倡议和“施加”的压力,作者也不会有出版这本小书的想法。最后,文责自负,文中所出现的错误都是作者自己的。

郑永年

2017年3月12日星期日

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