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R&D网络及其治理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研究的重要性与意义

从创新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来看,虚拟R&D网络组织的兴起和发展是组织和创新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不仅呼吁学者们开展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而且提供了丰富创新理论内涵的重要契机,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和引领性。

首先,科学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和国家间竞争的关键因素,而有效地发挥科技创新资源的潜在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取何种组织形式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本书的研究力图揭示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在组织管理方面的新趋势,深化对于虚拟R&D网络这一新的组织形态的理解,并将理论探索的结果应用到高技术产业领域的管理实践。由于虚拟R&D组织是由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有效集成的网络结构,既是一个精密的组织体系,又是一个资源和能力可迅速扩大的动态联盟。因此,虚拟R&D网络比传统科研机构拥有更丰富的资源禀赋,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组合,以低成本达到组织柔性的目的,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虚拟R&D组织反映了科学技术活动领域组织间合作网络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它所采取的全新创新理念、灵捷动态的组织结构、战略资源的混合治理机制等,使得这种新型组织方式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因此,笔者认为虚拟R&D组织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创新组织形式之一,它打破了现存价值链结构,实现了资源特别是科技及相关战略性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比其他科研组织更适应全球化时代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客户导向日益明显的新环境,对这一现象的理论探索具有重要的价值。

实际上,自20世纪末开始,虚拟R&D网络组织在实践领域中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但至今仍缺乏对它的系统研究。本书立足于系统性和创新性,通过对虚拟R&D网络的组织形态及其治理机制的全面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科研组织的基本逻辑以及发展趋势,并力图构建起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其次,对虚拟R&D网络的探索和分析将对虚拟组织的研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虚拟组织和虚拟企业的研究一直是近十多年来管理科学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外的专家们也开展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Mowshowitz,1986&1997;Davidow and Malone 1992; Byrne et al. 1993; Goldman et al. 1995; Kasper-Fuehrer and Ashkanasy 2001&2003; Martins et al. 2004; Gilbson et al. 2006; Gilson et al. 2015),但始终有难以深入之困境,基础性、系统性的工作较少。笔者以为原因之一即在于作为现实研究对象的虚拟组织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影响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极为复杂,各类虚拟组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理论基础和工具较为欠缺,研究的切入点则往往流于宽泛,因此推进研究的关键在于对于不同类型或领域的虚拟组织的微观研究,以取得更为具体可靠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不仅对虚拟R&D网络进行类型学研究,而且选择生物制药产业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再次,虚拟R&D网络是现代R&D组织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对它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以网络结构为特征的虚拟R&D组织着眼于系统性思考,立足于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与以前的改革相比,现阶段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不在于分立的政策措施,而在于资源优化配置的系统设计,即跨组织的网络创新。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虚拟R&D网络组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对于国家创新系统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从微观企业的管理实践来看,企业组织结构的虚拟化和网络化对传统层级制组织管理提出巨大挑战,传统的管理理论和工具难以应对这些新问题,而本研究将会就此展开一些具有应用价值的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以期为产业界提供若干启示和借鉴。

最后,作为创新活动最为密集的高技术产业(Science-Based Industry),生物制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被视为21世纪的关键产业之一。无论是政策上的扶持,还是科研经费的大规模投入,都反映出生物制药产业正被逐渐提升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我国政府也已经制定出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力图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中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但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仍然不高,这也严重束缚了产业本身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关注于探索这一产业的R&D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这既可以帮助决策者对已有R&D组织进行有效的变革和再造,也可以衍生出更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政策建议,为中国生物制药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与政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