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太多太少
长辈做寿,最开心的无非是堂房的兄弟姐妹能聚在一起。长大了各忙各的,越来越少有机会这样。哥哥姐姐们早已成家,原本一桌刚好的小辈,因为新成员的加入逐渐坐不下了。
最小的哥哥有两个女儿,一个4岁一个6岁,长得甜美好看,每次都是大人们争相亲亲抱抱的宠儿。姐姐因为要上课所以没有来聚餐,妹妹一个人变得安静许多,少了平日跟着姐姐一起的次头怪脑。
席间,大家闲话家常,最大的堂哥突然对妹妹说:“你比姐姐乖,比姐姐长得好看。”
这一言论立刻被在席的兄弟姐妹们群起而攻之。
“不能这么说!你明显没有生养二胎的资格!”
哈哈!大堂哥的儿子已经快成年,他自然不会再有二胎的打算。
只是,我们这代人,好像真的在育儿方面科学了不少。读了点书,比起老一辈来更注重育儿的心理健康。
回想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家庭聚会的最大乐趣之一,就是大人们大庭广众调侃小孩子,拿我们幼时的糗事做谈资拿来下酒下饭。小孩子最大的任务也是随时被叫唤到大人那桌去表演点才艺取悦我们的叔叔阿姨们,什么唱唱歌、说说英文,或者轮流亲亲大人的脸颊。
而大人们最拿手的就是贬自家的小孩来夸对方。
我小时候读书好、人本分、从不闯祸,是家中长辈拿来夸奖的对象,同辈的哥哥姐姐们自然成了靶子。而自家的父母为了谦虚谦虚总是要说我“傻乎乎”、“木讷”什么的。
总之,谁家的小孩不被拿来比较呢?
小时候比读书升学,大了就比工作赚钱、结婚生子,再后来大人们知道尘埃落定,孩子们也大了,再比就伤自尊了,也就不说了,席间的话题变成了养身——这不吃那不吃这有病那有病,总之年纪大了焦点转移了。
而我们的下一代,大抵是不用面对这些的了,因为作为他们的父母,我们不会再这么做。
可是,有时也会疑惑,我们自认有了点文化,懂了点幼儿心理,可我们真的能做到满分吗?
对一个人的爱,是最最难把握的。含着怕化了、捧着怕摔了,爱多了怕宠、爱少了怕伤,拔苗助长怕适得其反、完全放任自流又怕他长大了反过来怪我。
爱得刚刚好,究竟是几斤几两呢?
中国有句古话“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了孩子甘愿受苦受难,为了孩子过好的生活拼命赚钱。我们这一代人有时仗着多读了几年书就一板一眼诟病父母的育儿之道,其实是极不孝顺的。
我们自小在家庭聚会上被调侃长大,也不一定真的落下什么心理阴影,你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不要怪别人。处处呵护处处小心言辞,把孩子养成玻璃心,将来他们也未必真能体会这份苦心。
一个孩子的成长,要爱、要善良、要父母的以身作则,其实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