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女装原型制图
一、女装原型构成方法
原型是服装构成与纸样设计的基础,是制图的辅助工具。人体因年龄、性别不同,体型的差异性很大,因此原型一般分为成人女子原型、成人男子原型、儿童原型等不同种类。其中女子原型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由于原型是来源于人体原始状态的基本形状,故可以采用立体裁剪的方法直接在人体或标准人台上取得。但一般需要有一定的立裁基础,并且在操作时控制好人体各关键部位的基本松量,才能较容易地取得适宜的原型纸样。
如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图1-3)采用以胸围为基础的比例计算制图法。它是以标准人体的背长、净胸围、净腰围、全臂长等几个测量好的部位尺寸为基础,再根据标准人体的变化规律以胸围的尺寸为基础,根据数理统计推出计算公式(日本称为胸度式),然后再经过试穿、修正,使其适合一般标准人体的结构状态,最终在成衣制板中应用。这种原型不是特定的单个人体,而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特征。
二、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制图方法
(一)衣身原型制图
(1)胸围
(2)腰围
(3)背长
(4)全臂长
图1-3 日本文化式女上身原型基础线
(1)以A点为后颈点,向下取背长作为后中线;
(2)画WL水平线,并确定前后身宽(前后中线之间的宽度)为+6cm;
(3)从A点向下取+13.7cm确定胸围水平线BL,并在BL线上取身宽+6cm;(4)垂直WL线画前中线;
(5)在BL线上,由后中线向前中心方向取背宽+7.4cm,确定C点;
(6)经C点向上画背宽垂直线;
(7)经A点画水平线,与背宽线相交;
(8)由A点向下8cm画一条水平线,与背宽线交于D点;将后中线至D点之间的线段两等分,并向背宽线方向取1cm确定E点,作为肩省省尖点;
(9)将C点与D点之间的线段两等分,通过等分点向下0.5cm取点,过此点画水平线G线;
(10)在前中心线上从BL线向上取+8.3cm,确定B点;
(11)过B点画一条水平线;
(12)在BL线上,由前中心线向后中心线方向取胸宽+6.2cm,并由胸宽二等分点的位置向后中心线方向取0.7cm作为BP点;
(13)画胸宽垂直线,形成矩形;
(14)在BL线上,沿胸宽线向侧缝方向取cm作为F点,由F点向上作垂直线,与G线相交,得到G点;
(15)将C点与F点之间的线段二等分,过等分点向下作垂直的侧缝线。
(1)绘制前领口弧线,由B点沿水平线取+3.4cm=◎(前领口宽),得SNP点;由B点沿前中心线取◎+0.5cm(前领口深),画领口矩形,依据对角线上的参考点画顺前领口弧线;
(2)绘制前肩线,以SNP为基准点取22°的前肩倾斜角度,与胸宽线相交后延长1.8cm形成前肩宽度△;
(3)绘制后领口弧线,由A点沿水平线取◎+0.2cm(后领口宽),取其作为后领口深的垂直线长度,并确定SNP点,画顺后领口弧线;
(4)绘制后肩线,以SNP为基准点取18°的后肩倾斜角度,在此斜线上取△+后肩省(-0.8cm)作为后肩宽度;
(5)绘制后肩省,过E点向上作垂直线与肩线相交,由交点位置向肩点方向取1.5cm作为省道的起始点,并取-0.8cm作为省道大小,连接省道线;
(6)绘制后袖窿弧线,由C点作45°倾斜线,取C点至F点的+0.8cm作为后袖窿参考点,以背宽线作袖窿弧线的切线,通过肩点经过后袖窿参考点画后袖窿弧线并使之圆顺;
(7)绘制胸省,由F点作45°倾斜线,取C点至F点的+0.5cm作为前袖窿参考点,经过袖窿深点、前袖窿参考点和G点画前袖窿弧线并使之圆顺;以G点和BP点的连线为基准线,向上取(-2.5)°夹角作为胸省量;
(8)通过胸省省长的位置点与肩点画前袖窿弧线上半部分,注意胸省合并时,袖窿弧线应保持圆顺;
(9)绘制腰省,省道的计算方法及放置位置如下所示:
a省:由BP点向下2~3cm作为省尖点,并向下作WL线的垂直线,作为省道的中心线,a省占总省量的14%。
b省:由F点向前中心线方向取1.5cm作垂直线与WL相交,作为省道的中心线,b省占总省量的15%。
c省:将侧缝线作为省道的中心线,c省占总省量的11%。
d省:参考G线的高度,由背宽线向后中心线方向取1cm,由该点向下作垂直线交于WL线,作为省道的中心线,d省占总省量的35%。
e省:由E点向后中心线方向取0.5cm,通过该点作WL的垂直线,作为省道的中心线,e省占总省量的18%。
f省:将后中心线作为省道的中心线,f省占总省量的7%。
图1-4 日本文化式女上身原型轮廓线
(二)袖原型制图方法
(1)选择绘制好的上衣原型在前后袖窿部分进行修正。
(2)前片袖窿上的胸凸省以BP点为基点,将省合并使前后袖窿弧线成型,画圆顺。
(3)将原型侧缝线垂直向上延长。
(4)在前后肩点作平行线,与侧缝线的垂直延长线相交,将其间形成的小垂线平分确立一个点。
(5)将上述确立的点至胸围线的垂直线段平分六等份。
(6)取其中线段长作为袖原型的袖山高,以此确定袖山高点。
图1-5 袖山高的确定
(1)从袖山高点向下画袖长中线。
(2)从袖山高点以前袖窿弧线(前AH)长相交于胸围横线,以此确立前袖肥,从袖山高点以后袖窿弧线(后AH+1)长相交于胸围横线,以此确立后袖肥,并画两侧缝垂线。
(3)在前后两斜线上部参照前线段长分别作辅助垂线1.8~1.9cm和1.9~2cm,设辅助点。
(4)在参照原型制图时的袖窿底的处的垂线交点及辅助线形成的交点上下各1cm设辅助点。
(5)从袖山高点以制订的上述辅助点为基点画前后袖山弧线。
(6)从袖山高点向下以+2.5cm制订袖肘高度,并画袖肘平行线EL。
图1-6 原型袖片制图
三、标准原型
服装结构设计是外观设计的深入,其设计方法主要是按照现代服装款式造型的特点,参照特定的人,再把人体运动变化对服装造型的影响综合在一起,最终结构设计的表现形式是在服装制图的基础上形成裁片或纸样。
同时,结构设计又能反作用于外观设计,并为外观设计拓宽思路。这是因为外观设计所考虑的仅仅是具体的款式,而结构设计所研究的则是服装造型的普遍规律。
由于现代服装与过去中国传统的中式结构有较大的区别,西式服装结构在强调服装与人体的立体状态的同时,又要通过造型、结构最大限度地装饰与修饰人体,因此对于适体程度较高的服装,西式结构运用肩斜建立前胸宽、后背宽、袖窿底宽、收省等立体构成的处理方法,使衣片的结构与人体的特征相吻合,极大地满足了服装的适体性与舒适性。而中式服装的结构则是采用平面处理的方法。
现代时尚流行的观念促使现代服装千变万化,故结构设计所采用的手法有很多,但都应该满足快捷、准确、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原型裁剪是在立体裁剪基础上结合比例裁剪而形成的平面裁剪方法,它把复杂的立体操作转化为简单的平面制图,把对立体操作技术的研究转化成对平面计算与变化原理的研究,从而将立体裁剪中对人体体积塑造所形成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原型裁剪巧妙地避开了传统比例裁剪针对款式、特定复杂人体的直接计算,而是采用了标准体原型,再由标准体原型过渡到实际人体及具体款式。这种研究角度的选择,为原型裁剪理论的形成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是因为标准原型与实际人体之间的差距不像人体本身那样复杂,这种差距比较直观,能够凭感觉进行修正。
四、原型的二次成型应用
在结构变化方面,原型裁剪借助平面几何原理创造了原型纸样分割、移位、展开、变形等方法,在制板中形成了一套变化灵活、形式多样、适应面广泛的结构变化理论。这正是原型裁剪的科学性所在。
服装制板必须将款式造型的设计意图很好地表达出来,并能体现出风格特征和美感,因此在原型裁剪中,从标准体原型向实际人体及具体款式过渡时,必须对具体风格与板型之间的关系做一定的分析研究。
原型只是标准体的基本状态,当延伸到特定的款式时,具体部位需要再加以充分调整,例如当成品胸围增加或减少时,作为造型基础的前胸宽、后背宽、袖窿底宽、领宽、领深等部位都要进行调整,这就需要严格按人体的变化规律确立准确调整量。这一调整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结构设计是设计的一种延伸,在很多时候正是通过某种风格的定位,将设计表现在对结构细节的调整与处理上。这些细节的把握要靠对造型的理解和感悟,有时正是裁剪的细节表达出了服装的性格,形成了服装的风格。
由于创造了二次成型结构设计的方法,因此原型提供了较好的制板构思条件。在纸样设计过程中除必须掌握原型制图变化的一般规律外,还要结合现代服装流行趋势、服装风格、服装材料、服装工艺等方面进行制板,才可能得到理想的服装造型。
本书中的西式服装制板手段主要采用原型制图(只有一例旗袍采用传统比例制图方法,主要为对比理解其区别),旨在通过各类服装款式的应用实例,使学习者较快地掌握这一实用而又科学的服装纸样设计方法。
五、女装原型制图法的基本应用
(一)不同分割线的连立领女上装款式说明
以下为几款不同分割线的连立领女上装,其结构设计围绕乳胸及胸、腰、背的立体曲面展开,采用女装原型,通过不同款式线与结构线的合理应用,加强理解省的作用,通过省的分散、转移等方法,理想化地塑造出人体的立体状态。
(二)成品规格
成品规格按国家号型160/84A制订,如表1-4所示。
表1-4 连立领女上装成品规格表 单位:cm
此款女装松量在净胸围的基础上加放10cm,净腰围加放6cm,净臀围加放6cm,全臂长加放1.5cm作为袖长,袖子采用高袖山两片袖结构的造型。
其后的六个变化款式均在此基础上通过省道位置的转换,充分体现前衣片胸凸省和后衣片肩胛省的应用方法。掌握省的转移、分散规律是原型制图的关键,以省塑型是西式女装制图的基本方法和特点。
(三)连立领女上装基本制图方法
(1)按国家号型160/84A绘制日本文化式女上身原型,在原型后中加画后衣长62cm。
(2)从后片开始参照原型修正,后片原型肩胛骨省保留0.7cm,其余省转至袖窿处,上移原型后小肩斜线,肩点上移1cm左右,从修正好的后小肩斜线端点作垂线(冲肩)约1.5cm,以确定衣片肩宽位置。修正后袖窿弧线。
(3)后领宽扩宽1.5cm,取颈侧立领高2.5cm,画顺后小肩斜线使其自然下凹0.3cm,取后中立领高3.5cm,自然画顺领上口弧线。
(4)根据制图,衣片的胸腰差省量为11cm,后片收省60%约6.6cm,后中腰线处收2cm、侧缝收1.5cm、中腰收3.1cm,画好省形。
(5)侧缝下摆放出摆量2cm、后中1cm,起翘并画顺下摆弧线。
(6)前衣片原型肩端点上移0.5cm,领宽扩宽1.5cm,前小肩长为后小肩实际尺寸减0.7cm。前颈侧立领高2.5cm,画顺前小肩斜线并上弧0.3cm,根据造型画顺前领外口弧线。
(7)将前片袖窿弧线上的原型胸凸省的转移至袖窿弧线,修正画顺前袖窿弧。
(8)根据制图,衣片的胸腰差省量为11cm,前片收省40%约4.4cm,其中侧缝收1.5cm、中腰收2.9cm,画好省形。
(9)侧缝下摆放出摆量2cm,画顺下摆弧线。
图1-7 连立领女上装衣片制图
(1)此款为高袖山袖,袖长52cm,袖山高的计算采用原型袖的方法,即前后肩点连线中点至胸围线高度平均值的,以前后袖窿弧线长确定袖肥。
(2)在根据前后袖窿弧线长画出的三角形斜线上制订辅助线画顺大小袖袖山弧线,其总弧线长应大于前后袖隆弧线3cm左右,为吃缝量。
(3)袖肘线从上平行线向下取+3cm,先画出一片袖,再修正成两片袖形式。前袖缝的大小袖之间互借3cm,后袖缝的大小袖之间互借1.5cm。
(4)袖口宽13cm,从袖肘线向前自然倾斜1.5cm,以使袖子满足上臂向前倾斜的状态。
根据以上步骤制成的基本型可以参照不同造型线衍生出不同的款式。可以通过具体款式的变化训练,在原型结构设计原理的基础上逐一掌握女装结构制图的基本规律。
图1-8 连立领女上装袖片制图
(四)刀背式连立领女上装制图方法(图1-9)
(1)将后片中腰省在后袖窿处分割成刀背状,线条要自然圆顺,弧线弧度不要太大。
(2)后片刀背下摆放摆3cm左右,以满足臀围下摆的舒适造型量。
(3)将前片中腰省与胸凸省自然画成刀背状弧线,延伸至下摆分割开,使之符合款式造型线。
图1-9 刀背式连立领女上装衣片制图
(五)公主线式连立领女上装制图方法(图1-10)
(1)将后片中腰省在后小肩处分割成纵向形式的分割线,线条要圆顺,弧线曲度不要太弯。
(2)后片刀背下摆放摆3cm左右,以满足臀围下摆的舒适造型量。
(3)将前片胸凸省转移至前小肩处并将省道修正成弧形,将中腰省与肩部胸凸省自然画成公主线状弧线,延伸至下摆分割开,使之符合款式造型线。
图1-10 公主线式连立领女上装衣片制图
(六)连立领领口处纵向分割线式女上装衣片制图方法(图1-11)
(1)将后领分割成纵向弧线形式的分割线,并将后小肩部位的省转移至后领口,连接中腰省并使弧线自然圆顺。
(2)后片分割线下摆放摆3cm左右,以满足臀围下摆的舒适造型量。
(3)将前片胸凸省转移至前领处并将省道修正成弧形,将中腰省与领部胸凸省自然画成弧线,延伸至下摆分割开,使之符合款式造型线。
图1-11 连立领领口处纵向分割线式女上装衣片制图
(七)连立领前侧缝省式分割弧线形女上装衣片制图方法(图1-12)
(1)在后片中心线背宽横线上方设分割线,并将后小肩部位的省转移至此处,与中腰省连接成圆顺的弧线。
(2)将后片分割线下摆放摆3cm左右,以满足臀围下摆的舒适造型量。
(3)将前片胸凸省转移至前侧缝线处,与中腰省连接成弧线,延伸至下摆分割开,使之符合款式造型线。
图1-12 连立领前侧缝省式分割弧线形女上装衣片制图
(八)连立领前中线分割弧线形女上装衣片制图方法(图1-13)
(1)在后片中心线背宽横线下方设分割线,并将后小肩部位的省转移至此处,与中腰省连接成圆顺的弧线。
(2)将后片分割线下摆放摆3cm左右,以满足臀围下摆的舒适造型量。
(3)将前片胸凸省转移至前中线处,与中腰省连接成弧线,延伸至下摆分割开,使之符合款式造型线。
图1-13 连立领前中线分割弧线形女上装衣片制图
(九)连立领前后中线式女上装衣片制图方法(图1-14)
(1)把后片中腰省直通至肩胛骨省尖处,然后将后袖窿处的省转移至此处合二为一。
(2)修正下摆以满足臀围下摆的舒适造型量。
(3)将前片中腰省线直通至BP点,胸凸省转移至前中腰省线处,将中腰省与胸凸省合二为一,使之符合款式造型线。
图1-14 连立领前后中线式女上装衣片制图
以上变化强调省的造型重要性及变化的基本方法规律,不难看出款式线与结构线的完美结合在外形上产生的不同效果。下章开始主要讲解女装具体实用款式的制板实例,读者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纸样设计方法。
以下各相关章节的规格尺寸均采用国家女子标准号型制订,非标准体成品尺寸的制订应灵活应用,主要表现在胸腰差、臀腰差的合理关系,另外省的量、形、位置、长度的设置要准确合理,才可以保障服装结构的平衡与均衡,塑造出理想的服装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