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缺爱: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是什么阻挡了我们“看见”、理解孩子

上一篇文章阐释了一个道理:“看见”、理解,即爱与疗愈。

一个受了委屈回家发脾气的孩子,如果能被“看见”,那他不仅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包容与爱,还能通过这件事了解自己、了解情绪,甚至能从中学到更好地处理问题、处理情绪的方式。

是的,当孩子被“看见”时,他就会以自我提升,而非无助或者自暴自弃的方式来做事。

这个道理看起来一目了然,可在生活中实践起来却很不容易,因为常常存在以下三种情况,它们会阻挡我们“看见”、理解孩子。

警惕投射“眼镜”之外,才是真实的世界

第一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作“投射”。

“投射”会让人们戴上一副“有色眼镜”。这副“眼镜”上映着我们一路走来形成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等。

透过它看世界,任何人或事物都会被“印”上它的底色。而“眼镜”之外,才是真实的世界。

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用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明吧!

有一次,婆婆烙了好吃的韭菜饼。餐桌上,我对婆婆说,自己正处于哺乳期,不能多吃,因为韭菜具有回奶的作用。

当天下午,婆婆突然来到我房间,皱着眉头,大声问我:“谁告诉你吃韭菜回奶的?”

基于她当时的语气和表情,我第一反应就是她在质问我,我感觉自己被质疑了,这让我不太舒服。

于是,我的回复中也有了为自己辩解的味道,我回答:“我听朋友说的,然后‘百度’了一下,发现可能是那样的。”

婆婆听我说完,转身就离开了。接着,我听见她通过微信语音小心地提醒她朋友:“我才知道,韭菜可能会有回奶的作用,你一定要注意,不要给你儿媳妇吃!”

这件事很触动我,我头一次真切地发现,那些我认为正确的并不一定就是事情的真相。我认为婆婆在质疑我,这只是我的投射。因为在我以往的经验里,这种语气和表情通常就代表着——“我觉得你在瞎说”。而事实并非如此,她只是在向我确认这件事。

生活中,处在人际关系中的我们常常互相投射,也因此产生了不少误会。我们与孩子之间也一样,不经意的投射会阻止我们“看见”、理解真实的他们。

大家熟知的那句话——“有一种冷,叫作奶奶觉得你冷”,就是投射的一种体现。有孩子的都知道,这并非仅是一句玩笑话,而是生活中普遍发生的情况。

老年人随着年纪增长,血液循环和能量系统机能都在减弱,产生不了足够的热量,所以经常感觉寒冷。孩子却相反,他们的新陈代谢较快,产生的热量较多,多数时候,他们是怕热的。但老人看孩子穿得少,就会忍不住地投射自己的感受,觉得孩子也冷。

当然,年轻的父母们也会经常性投射。

我有一个朋友,在育儿这件事上可以说是游刃有余。她儿子的情商、认知、专注力、运动等各项能力都发展得很好。但朋友很担心孩子将来会学不好数学。

可孩子现在才在上幼儿园,还没开始学习数学呢。细问之下,我才知道,原来她自己在学生时代总学不好数学,所以她就不自觉地将这种担心、没把握投射给了孩子。

关于这种投射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在有重男轻女观念的家庭中长大的妈妈,在小儿子出生之后,就会不自觉地对大女儿感到愧疚。她会过度补偿大女儿,甚至达到溺爱的程度。

小时候难以得到某样东西的妈妈,会主动给自己的孩子买很多东西。她认为自己这样做,孩子就会更幸福。

……

可这些,只是童年的他们想要的,并非眼前的孩子需要的。

有心理学家认为,投射是认知边界不清的结果:过度投射的人分不清哪些是你的、哪些是我的。

那么,如何避免这副“有色眼镜”影响我们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在为孩子某个问题担忧时,可以练习反转思考

比如,当我们总是担忧孩子的数学能力差时,不妨先觉察到自己的这个想法,并问问自己:“究竟是孩子的数学能力差,还是我自己数学能力差?”

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数学能力的确很差,孩子的数学能力也确确实实不强时,可以再深入地问自己:“有没有可能是我不断地投射这层信息,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认同这层信息了呢?”

如果有这种可能性的话,那么就先收回自己的那部分投射,尝试放下自己对孩子已有的认识,从头开始去了解孩子更多吧。

(2)重视孩子的反馈

当孩子说“我不冷”,当孩子表达“我很喜欢弟弟,并没有不开心”时,我们应试着相信他!

若我们没法做到完全地相信,那么最起码给孩子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范围内,试着观察孩子不按我们的想法行事时,到底会发生什么。

这个过程,就是放下我们心中固执的成见的过程,也是练习“看见”孩子的过程。

警惕理性评判多观察和反思自己的想法

第二种情况是,我们头脑中充满太多基于理性的评判。这会切断我们对孩子的爱与“看见”,让我们错失理解孩子的好机会。

心心2岁多时,我曾带她去朋友家玩。朋友家的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小心从沙发上摔下来,磕到了头,当场就哇哇大哭起来。

心心和另一个小朋友安安马上围了过去。看到小伙伴这么伤心,他们有点儿手足无措。

忽然,非常突兀地,心心对着受伤的小伙伴大笑起来,而且还笑得特别大声与夸张。一旁的安安见心心笑,也大笑起来。

大家想象一下就能体会到当时的氛围有多怪:一个哭到哽咽的孩子,面对着两个笑到不行的小伙伴。我们都觉得好尴尬。

安安的爸爸见状立马训斥安安:“别人哭的时候,你怎么能笑?太没有礼貌了!不准笑!你跟我过来!”

他拉走安安,我也赶紧把心心叫过来。但我很好奇她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行为,于是多问了一句为什么。

心心奶声奶气、不紧不慢地说道:“妈妈,她看见我笑了,她也会笑!所以我要笑得很开心!”说着,她还担心地瞥了一眼受伤的小伙伴。

小孩子的逻辑竟然这么无厘头!

我一方面被她的逻辑所“折服”,另一方面庆幸自己没有因执着于脑中那些理性的想法而冤枉了她的一片好心。

于是,我先肯定了她,再向她解释这种做法非但不能让人好受,相反,还会让对方更加伤心。最后在我的鼓励下,心心上前拥抱了受伤的小伙伴。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我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怀揣着无限的耐心去观察、了解孩子。在上面的育儿案例中,我采取了正确的做法,所以一直记得特别清楚。实际上,我也会经常采用理性思维进行判断。我观察到,这时候,我们脱口而出的话语中总是包含着“应该”,比如:

今天你都已经玩了这么多好玩的,还跟我闹,你应该开心才对。

这个滑梯又不是很高,你不应该害怕啊!

在这件事上,你真不应该哭,哭了就是无理取闹了!你又没提前说你要按电梯,这还能怪我吗?

……

怎么样?这些话听着很耳熟吧?大人总是忍不住对孩子的各种行为进行好坏评判。当然,这不能完全怪我们,生活中是需要这些评判的,我们也是因为接受、理解了这些判断,从而成长并且社会化的。

完全不做理性判断于我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尝试做出改变。

(1)判断之前,先观察和审视自己的想法

孩子开心地玩了一天,却在回家路上哭闹。他是为结束游戏而伤心,还是因为太困了而烦躁呢?

为什么孩子这么害怕这个滑梯?是以前摔过吗?还是“我很希望他能爬上去”让他觉得有压力?

没按着电梯就哭得这么凶,这孩子是不是进入了秩序敏感期啊?

……

当我们这么想时,我们就在开始尝试理解孩子了。如果我们再将这些想法说出来并与孩子确认,孩子的负面情绪就能消散不少。

(2)睡前反思,寻求更好的回应方式

上面所说的是一种理想情况,或者说是一种经常练习之后所能达到的状态。最开始时,我们往往容易被当时的情境裹挟,未经思考就做出反应。

发现了这一点之后,我养成了每晚睡觉之前对一天的经历进行反思的习惯。特别是在那些引发了我和孩子的矛盾的地方,我会反复琢磨孩子的心思,并思考下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应该如何做出更好的回应。

这样的刻意练习,让我在遇到相似情境时觉察力提高了不少,对孩子的评判也减少了很多。

同理心不足用双向视角理解孩子

第三种情况是,同理心不足。这会影响我们对孩子的“看见”和理解。

闺蜜家的孩子是校足球队的成员。她的孩子很喜欢这项运动,而且越踢越好,参加了不少专业级比赛。

周末休息时,闺蜜的日常安排就是陪孩子打比赛,有时一天就要参加两场。孩子辛苦是肯定的,但好在他喜欢,也愿意坚持。

有一周见到闺蜜时,她对我感叹:“在这条路上,越往上走,家长们的得失心就越重。”在前几天参加的一场比赛中,孩子们都特别卖力,团队配合也很好。可下场时,有个妈妈冲上前去,对着自家孩子拳打脚踢。孩子的汗水浸湿了衣服,豆大的汗珠还清晰地挂在脸上。只听这妈妈一边打一边骂:“一个球都没有进!你还要不要脸了?我就问你:你丢不丢人?”

听妈妈这么说,男孩的眼圈一下子红了,汗水和泪水混在一起,辨别不清。

闺蜜心疼极了,见小男孩那么委屈,她都想哭了。她赶紧上前试图拦住男孩妈妈,可怎么都阻挡不住那个妈妈对孩子发了疯般发怒。

这个妈妈之所以这么愤怒,是因为觉得孩子没进球丢了自己的面子。她有没有面子这件事很重要,重要到阻挡了她的视线,让她没法“看见”孩子已拼尽全力、汗流浃背。

在这个例子中,妈妈缺乏同理心是显而易见的。生活中,这样的事很多,只是大部分时候,我们并没有觉察到而已。比如:

一个总是催促孩子的家长,眼里多半只有自己的待办事项清单与严苛的时间表,她看不到孩子需要有自己放空的时间,也看不到孩子有自己做事的节奏。

一个因为孩子偷偷玩手机而勃然大怒的家长,多半是忘了自己青春期时也干过同样的事,于是沉浸在做家长的失控与无力感中无法自拔。

一个因为孩子读不对英语单词而气到要“吐血”的家长,差不多也记不起自己曾经学英语时为了帮助记忆,还在单词表一侧密密麻麻地标注过各式各样的中文谐音字。

……

说这些,我并不是想表达,对于孩子,我们就要无限理解、放任自流。我只是想提醒自己,也提醒大家:“别让两个人的沟通只剩下一个人的声音”。

这种双向的视角对于维持健康的关系格外重要。当我们与孩子有矛盾时,我们可以尝试在冷静之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被带入了孩子的角色中。

以前文踢球的例子来说,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那个妈妈或许会看到这样的故事:

比赛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还一个球都没有进,真的好着急!但好在大家都踢得不错!不过,我也想为团队出一份力,我一定要把握住机会!集中注意力!

唉……我怎么又错失了机会?我真的好糟糕。大家会怎么看我?会不会觉得我很没用?

最后再努力一把吧!

天哪,时间到了,我竟然一个球都没进!真的好沮丧!我可能不太适合踢足球,在这个团队里,我就是个“小透明”!

我真是太累了,衣服全部都湿了,赶快去换衣服吧!

当我们以孩子的角色去经历这件事时,我们就能感受到他失落与沮丧的心情,以及身心俱疲的状态!如果那个妈妈能拥有这样的双向视角,她可能就不忍心再对孩子恶语相加、拳脚相向了。

这样的练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看见孩子,而后我们就能主动往中间走一走、靠一靠,与孩子平等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武志红在《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武志红.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中谈道:

马丁·布伯是20世纪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在他的《我与你》一书中说,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我与你”,另一种是“我与它”。

当我把你视为实现我的目标的工具和对象的时候,关系就是“我与它”;当我放下了我的预期和目标,而带着我的全部本质与你的本质相遇,这时的关系就是“我与你”。

当一个孩子被“看见”、被理解时,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就更像“我与你”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里,我不需要你作为一个工具,去承担、满足我的需求;在这种关系里,我丢弃以往习得的经验与判断,愿意以全然“无知”的心态去了解你更多。

我站在你的身旁,怀抱着充沛的爱与极大的好奇,去尝试理解与体谅,我小心地向你求证,以这样的姿态温柔传达——“我在这里,我听见你,我理解你,我在乎你。”

当孩子被这样善待与珍爱时,他便能感受到安全、踏实,他也会经由我们,爱上整个世界。

本周热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