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案例
(一)瑞典斯德哥尔摩
如今以“生态宜居”著称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曾经也和欧洲大多数城市一样,面临着粗放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严峻环境污染问题。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并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此后,斯德哥尔摩深入推动环境治理,逐步成为世界生态标杆城市,分别于2007年、2010年被欧洲经济学人智库、欧洲委员会等机构评为“全球宜居城市”、首个“欧洲绿色之都”。
1. 大力推进“生态化能源和资源”
斯德哥尔摩的城市集中供暖系统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当前系统主要由再生能源驱动,供应给超过70%的居民使用。20世纪50年代,逐步将商业和住宅楼宇供热系统从小型、老旧的燃煤和燃油锅炉改为更为清洁的电加热系统,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量。2009年实施“斯德哥尔摩绿色IT战略”,构筑覆盖全市的标准化现代化绿色IT设施体系。在瑞典人民日常生活当中,超过99%的生活垃圾会被回收再利用。该市哈马碧滨水新城的居民生活垃圾被严格分类回收,菜叶果皮等有机垃圾运至肥料厂加工成田间有机肥,可燃性垃圾则成为电厂发电原料,形成“垃圾循环链”。
2. 强力推动绿色交通建设
斯德哥尔摩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城市步行及自行车道的路网密度达到4千米/平方千米。越来越多的居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在高峰期78%的居民选择乘公交出行。2007年8月起,斯德哥尔摩针对日间出入市中心的车辆全面征收“交通拥堵税”,是继伦敦之后欧洲第二个对拥堵收费的城市,这项措施使汽车交通量和废气排放量减少了15%。从1994年起,斯德哥尔摩积极推进清洁能源汽车的普及并且修建了充足的能源添加设施,截至2014年,已实现100%的公共汽车使用可再生能源。
3. 全力保障高品质绿地
斯德哥尔摩是当前世界上最清洁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现有1000个公园、7个自然保护区、1个文化保护区、1个国家公园、24块公共海滩,为动植物的栖息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制定了“斯德哥尔摩公园计划”以发展公园和公共绿地,明确表示享有绿地是公众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斯德哥尔摩拥有众多易达优美的公园,公园绿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6%,市内90%以上居民的住宅离城市公共绿地的距离在300米之内。
(二)美国波特兰
波特兰市临近威拉米特河汇入哥伦比亚河的河口,气候温和,植被丰富,生态优美,于2003年被评为美国“生态屋顶建设的先锋城市”,2005年位列“美国十大宜居城市”和“全美步行环境最好的城市”。
1. 重视城市规划,并严格控制城市边界
波特兰被普遍认为是城市规划与实施的典范,被誉为“杰出的规划之都”。1979年成立了管理都市区25个城市的区域政府Metro,提出了“精明增长”理念,其核心职责是严格限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UGB),防止城市无序蔓延。1994年,波特兰市政府编制出台了地区2040年发展规划,根据城市未来发展的不同情景勾勒2040年城市空间结构,并据此确定城市增长边界。
2. 倡导公交导向的交通体系
地面公交车和轻轨电车是波特兰市的主体公交出行方式。20世纪50年代通过大规模建设市区有轨电车,不仅带动了老市区的更新繁华,更有效降低了市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为鼓励市民乘坐公交出行,波特兰市中心开辟了公共汽车专用车道,此外公共汽车还提供了手机缴费等智慧化便捷化服务。1996年出台了《自行车总体规划》,连续多年被美国自行车协会评为“白金”级自行车友好城市。1998年出台了《步行总体规划》,步行水平逐步提升。
3. 积极营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
波特兰拆除了不少城市快速路和停车设施来增加公园和广场用地,并为这些绿色共享空间配套了足量的儿童游乐、休闲运动、野餐露营等设施,有效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促进了居民交流交往。波特兰政府对建造“绿色生态屋顶”的房产开发商给予一定的奖励,是生态屋顶建设的先锋城市。2007年探索建设绿色街道,不仅有效促进了街区道路的排水泄洪,还美化了城市景观。
(三)新加坡
新加坡是全球闻名的“花园城市”,城市处处见花、随处见绿,连续十几年被第三方国际机构——经济学人智库评为全球宜居城市。
1. 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发展方向
早在独立前的1963年,新加坡时任总理李光耀就提出了建设“花园城市”的构想。建国伊始,新加坡就围绕“花园城市”的总体设想开启探索实践直至今天。1967年,在联合国3名专家的协助下,新加坡耗时4年编制完成城市总体概念规划,并于1971年对外公布。在新加坡,规划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一旦确定,非经法律程序不得修改。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城市建设的延续性,避免了乱拆乱建、重复建设等无效行为。城市总体概念规划从1971年开始制定,每10年修改一次。20世纪80年代推行长期生态保育战略计划,明确提出将“5%的土地设为自然保护区”并实现“每千人享有0.8公顷的绿地”(5)。
2. “白色用地”土地开发模式拓宽城市空间
由于土地资源稀缺,新加坡许多土地都处于多种功能混合的集约用地状态,挖掘出了一地多用的价值,形成了高容积率的集约状态。1995年新加坡市区重建局提出“白色用地”土地管理模式,即将短期无法明确用途的地块功能暂时“留白”。“白色用地”租赁使用期间,开发商可以在符合招标合同的前提下,自主变更土地使用性质和各项功能比例且无须缴纳土地溢价。但这并不代表开发商可以随性肆意地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新加坡土地用途分类中,“白色用地”被明确规定了主导用途及可能的附属用途,开发商只能在备选功能中做出灵活选择。
3. 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助力节能降耗
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新加坡同样奉行“公交优先”,以此推动绿色交通体系构建。一方面,新加坡通过电子收费系统限制公交车以外的车辆在高峰时间进入闹市区,采用GPS自动调动系统提高出租车效率(6);另一方面,实行年度汽车限购政策,防止私家车辆快速增长。2005年推行绿色建筑计划,推出了自愿性质的绿色建筑标志(Green Mark)认证,大力推进医院、学校、酒店、商业楼宇等建筑的绿色节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