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林医案精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临床经验

1.正骨技术
江林强调以传统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为核心,融合西医学的部分整疗手段以达到最佳骨折复位。
(1)手法复位: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伤有轻重,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是则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传统中医骨伤学强调了手法的独特地位。江氏正骨以手法整复为核心,以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正骨八法作为整复基础,以力触于外、巧生于内、心灵手领、应付自如为原则,配合心理疗法,在无痛情况下给予复位,很好地解决了年老患者合并内科疾病不能耐受复位而需麻醉,并降低因为疼痛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概率,以及年幼患者因疼痛而不能配合复位等问题。
整复前要求医者通过手摸心会,体会与感受骨折的情况,确定整复的基本思路;再根据各部位骨折的特点,运用按压、推顶、旋转、屈伸等手法予以复位;最后再予以理筋手法,理顺局部经络,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的通畅,缓解肌肉痉挛与疼痛,恢复肌肉的内在平衡状态,形成一种内在的肌肉固定作用,从而使手法整复获得良好的效果。对于不同类型的骨折,予以不同的治疗手法,使之予以复位,如折顶手法治疗尺桡骨远端骨折、扛顶法治疗月骨脱位、膝压法治疗成人肱骨外科颈骨折等治疗手法。对于骨折的整复,不拘泥于骨折的对位对线,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及工作差异制定不同的整复标准,真正做到因人而异,避免因多次复位导致的损伤加大。
如一右肘关节陈旧性后脱位患者,因延治、误治,就诊时病程已有近2个月,肘关节酸胀疼痛、活动受限,局部软组织机化、萎缩,肘关节呈靴状改变,肘后三角关系改变。X线片示右肘关节呈后脱位改变,局部见软组织机化。江林在整复前先综合评估患者骨与软组织之间的关系,认为患者病程已有近2个月,因局部关节囊等软组织挛缩、机化阻挡复位,如果勉强复位,势必造成肘关节韧带损伤、尺骨鹰嘴骨折等并发症,遂以“欲合先离,离而复合”为原则,先以牵引拔伸、摇摆、按摩等手法将局部软组织充分松解、捋顺,以解除软组织的阻挡并矫正侧方移位,在助手牵引下,顺势屈肘并将肱骨远端向后推按,从而使脱位得以矫正,复位后再予以患肢屈肘约70°~80°固定。复查X线片示右肘关节脱位已矫正,肘关节间隙良好。2周后前来复查,关节活动良好。再如小儿肱骨外髁翻转型骨折,江林采用骨片旋转挤压,配合前臂旋转,可保良好整复。
(2)个体化小夹板固定:
骨折整复达到要求以后,根据骨折的部位、局部的解剖特点、错位的形式,用原生态杉树皮制作成相应的小夹板,局部应用已获得国家专利的敷药外敷,再予以加压垫及夹板固定。小夹板予以稳妥的固定,治伤散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肌肉得以气血温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实现“动静结合”的骨折治疗理念。避免石膏固定而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更能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有效预防因肢体肿胀消退导致固定失效。根据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及解剖特点,制作成的夹板近百种。
2.特色康复
江林重视骨折复位后的康复治疗,以中药内服外敷为特长,强调后期的动静结合。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江林运用整体疗法和平衡疗法,根据气血津液的虚实与分布,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从而使机体得到整体的偏衰纠正,使气血津液达到动态平衡,以使对骨折脱位起到主要作用的肌肉、关节囊等得到更好的养护。对于创伤后伤口不愈合、伤口感染、化脓性骨髓炎窦道经久不愈者,予以中药配方外敷换药,并配合中药内服,促进局部肉芽组织的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临床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同时借鉴于国外的快速通道外科理论,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气血阴阳状况,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江林认为在有一定强度固定物的支持下,早期功能锻炼、负重能有效刺激断端及促进断端之间的接触,从而加速断端之间的骨痂生长,并配合针灸、火罐等辅助治疗,静则养气血,动则练筋骨,实现“动静结合”的治疗理念。
其所创的特色牵引技术亦是中医骨伤康复的一大特色。
(1)自制竹弓牵引:
主要适用于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皮肤软组织情况较差,不适宜于切开复位内固定者。通过配合经皮钢针技术固定骨折,或者用于胫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强固定,通过牵开关节间隙,可有效防止因活动而导致软骨面的受损。由于它是动态牵引,从而避免了外支架固定而易出现的关节僵硬及骨折的旋转移位等并发症,且较之西医内固定钢板等材料,不仅损伤小,更能为患者节约许多费用。
(2)牵引穿针法:
对于儿童肱骨髁部的骨折,予以手法复位后从尺骨鹰嘴部钻入一根带螺纹的克氏针,利用改良肱骨髁牵引架行骨牵引1~2天,调节牵引加手法使之逐步复位,再予以经皮钢针技术行骨折固定治疗,有复位准确、功能恢复快的特点,有利于骨折的复位与维持,有效避免了肘内翻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