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的都市化与中国文艺美学的当代转型
尽管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差距悬殊,但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时期,这直接产生了大量的具有都市特征的精神与文化问题。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当代信息传媒技术的发达,西方许多的社会文化问题也直接进入到中国社会生态中,这是我们必须正视与重视城市化及其社会文化问题的主要原因。例如,在都市化进程中,一般比较关注的是环境与资源问题,但对其在文化层面上制造的人文—审美生态与精神—心理环境等,在很大程度上是视而不见或不够重视的。而实际上——
……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空间逼仄、竞争激烈的都市生活方式,必然要给人们的心理环境与精神生态系统带来程度不同的冲击、污染与破坏,这些负面影响不仅给都市文明的生产主体带来精神负担,也直接影响到城市自身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形成“当代都市社会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体的情感模式、心理结构及精神生态固有的稳定性、有序性与平衡性的破坏与紊乱,无疑是愈演愈烈的深层次原因。比如心理与精神疾病问题,据2000年10月10日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调查报告,全球已有约3.4亿人患有忧郁症,而工业化国家中的劳动者比例最高,约有十分之一的人患有忧郁症、焦虑、紧张、冷漠等精神疾病。与此相关的是,在一般的城市社会学或其相关的人文科学中,对诸如精神生态、心理健康等领域所出现的问题,如果不是置若罔闻,也基本上没有提出什么行之有效的理论与方法,无法对之进行有效的“干预性研究”。这就需要有一种从心理与感性层面上研究“当代都市社会问题”的审美生态学来介入,而对都市文化进行审美生态研究正是应此社会需要而产生的。
又如同样具有全球化特征的青少年问题。在肉体狂欢与图像爆炸的消费社会,性、暴力与视觉迷恋等问题迅速扩展到青少年群体中。首先,青少年跨越性爱防线,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感染性病、艾滋病等现象趋于早龄化,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有医疗调查机构称,寒暑假成了女孩子的流产假,过去的五一、十一、春节等黄金周也是堕胎周。据廊坊市对115名25岁以下女性的生殖健康调查显示,其中有婚前性行为的多达61人,占总数的53.04%;18岁之前发生过性行为的有45人,而最小年龄仅15岁。同时,未婚先孕的有55人,20岁以下的19人,最小的只有15岁。此外,其中19人曾有2个或2个以上的性伴侣,做过2次以上人工流产的高达13人。还存在性虐待等行为,其中有6人曾遭受性攻击、性强迫经历。青少年生殖健康还会引发相关的社会问题,如迫于舆论压力,不少怀孕少女往往不能继续求学,就业机会大大减少,此外还会产生感情痛苦、心理压力、经济贫困以及男女双方家庭之间及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如何加强对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机构的建设,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其次,青少年暴力与极端性事件逐年增多。2008年9月,新学期开学以来,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居住在上海市杨浦、浦东、嘉定、长宁4个区的4名初中生,不约而同地选择用跳楼这一极端方式结束年少的生命。这些极端行为往往与心理压力大或心理不健康有关。相关报道指出,“父母管教严”“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不够好”是他们走向绝路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高三学生因妒忌同学的成绩好而杀人等事件,说明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通过相关制度设计在全社会范围内构筑青少年心理危机防范网络已刻不容缓。据悉,上海正在加紧推行“成长的天空”计划,在全市编织起青少年极端行为的预防网络。共青团中央权益部也曾表态,将积极参与我国首部精神卫生法的制定,为促进和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极端事件发生等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再次,在影像技术泛滥成灾的景观社会中,由于理性机能发育的不成熟,青少年很容易产生对影视、图片、形象的视觉迷恋,严重影响其过真实的现实生活。最典型的个案是,2008年一位22岁的青岛姑娘,在小学毕业后就窝在家中,近七年来日夜与电视为伴。即使在脚腕上的脓疮感染之后仍不愿出门就医,坐视双腿腐烂到必须截肢的程度。
再以中国最年轻的特大城市深圳为例,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深圳就完成了从农村到现代大都市的升级,这个都市化速度同样是举世瞩目的。但与此同时,它的都市社会文化与精神生态问题也十分严重。不久前,深圳市公布了由深圳市卫生局等部门联合作出的最新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18岁以上的深圳居民精神疾病总患病率为21.1%,在全国名列第一。这意味着5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精神疾病。资料显示,深圳平均每年有2000人自杀,比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还高。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胡纪泽指出,深圳人“开口就说累,再说烦,第三个就是又累又烦”。这不仅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同时也与深圳文化有关。作为一座移民人口占到99%的城市,缺乏文化传统积累,同时又处于多元文化冲击下,因而最容易产生各种文化焦虑。深圳的情况可以看作是中国在都市化进程中的象征。在其他地区,尽管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减少一些都市化进程的文化与心理震荡,但那只有量的差别而没有质的不同。总之,在都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文化与精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都市人的心理、情感、感觉等相关。而大凡一个问题,只要它涉及到生命的感性存在层面,特别是涉及到主体精神生态的“和谐与不和谐”及心理情感的“愉快与不愉快”,就表明它们本身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纯粹的美学问题,因而也毫无疑问地应该被纳入到美学研究的范围中来。
二十多年前,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的前言中写道:“我们每天战战兢兢地翻开报纸,注视着头条新闻:恐怖分子扣押人质,大玩死亡游戏;谣传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货币市场风声鹤唳;大使馆火光冲天,铁骑到处烟尘蔽日;最能表现人心向背的黄金价格突破一切记录;银行摇摇欲坠;通货膨胀有如脱缰野马;各国政府运作陷于瘫痪,无计可施。”在2008年末重温这段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二十多年前,托夫勒的描绘对仅有20%左右城市化率的中国只是一种窗外的风景,但今天,城市化率已接近45%、拥有5.94亿城镇人口、1.5亿农民工的中国再不可能置身局外。特别是在现代化的交通与信息技术条件下,当代都市及其生活方式已成为一般中小城市乃至乡村竞相模仿的对象,从而使在大都市中出现的社会与文化问题具有了普遍性的意义。由此可以把当代城市化的后果称之为“社会的都市化”,就其影响广泛地涉及到精神生产、文化消费乃至于审美趣味等方面而言,又可以将其文化方面的影响称为“文化的都市化”。
与“社会的都市化”相一致,“文化的都市化”同样具有显著的二重性特点,一方面,它极大地改变了当代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的模式与规模,对生产者而言,是全面改变了主体的观念、机能、技术乃至于综合素质,使其摆脱了传统的“手工劳动者”或文化生产的“小作坊”形态,成为一种“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家”;对消费者而言,则是为读者与观众提供了大量廉价、快速便捷、花样繁多的消费方式与消费品,使都市人的精神活动与文化生活迅速地“麦当劳化”。另一方面,都市化了的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本身也有严重的负面影响,除了我们已看到的——艺术创造沦为机械复制、审美消费的快餐化与低俗化、文化传播越来越依赖于资本运营机制等问题之外,最关键的问题尤在于,随着都市文化生产与消费模式的霸权化,直接导致了各种非都市形态的文化传统、审美价值、艺术理想走向崩溃与边缘。如在传统社会中,乡村、小城镇等一直是精神生产最重要的空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鲁、郭、茅”与“巴、老、曹”是典型,他们都出生于小城镇,而小城镇独具个性的生活方式、文化风俗与精神趣味等,对他们的文学创作都曾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正是凭借小城镇的生活积淀与精神文化资源,才使他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独具个性、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但在都市文化主潮的影响与侵蚀下,当代文学艺术生产已经越来越“同质化”了。以文艺与影视作品为例,其中一个最值得反思的现象是,一部作品尽管直接描写的是偏远山区或乡下,但就其主体对金钱、性、欲望等方面表现的思想、价值与态度,以及主人公在日常生活中的焦虑、痛苦与矛盾等方面看,与“都市人”并没有“质”的区别。这当然不是“都市人”与“乡下人”的现实差别俱已消失,而只能说,由于作家在“都市化”进程中迅速地完成了自身的“版本升级”,因而无论他们“怎么写”,“写什么”,最终再现出来的只能是“都市社会的内容与形式”。所以说,如果不了解“社会的都市化”以及它对当代文化生产的总体性影响,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当代文学与审美活动的深层结构的正确认识与深入研究。
如同社会学家把大都市称作“一口煮开的大锅”一样,在都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文化与精神问题,有许多属于城市社会学、都市人类学、文化地理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但另一方面,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直接与都市人的心理、情感、感觉等相关,进一步说,即使是社会科学所关注的都市精神与文化问题,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也涉及到都市个体的感性存在,因而必然要成为美学研究的新的对象与当代问题。此外,与乡村、中小城市不同,大都市的重要特征是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发展水平较高,但这同样也存在着二重性,如果说它好的一面是为都市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与现实空间,那么它不好的一面则是空间更加拥挤、资源矛盾更加尖锐以及各种生存竞争更加激烈,这是大都市人对文化、精神、艺术等有更多与更强烈的需要的现实根源。与这种相当强烈的现实需要相比,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城市化水平一直比较低,因而在新世纪以来突然加速的城市化面前,我们各种理论的与实践的准备都显得严重不足。这也是与都市社会相关的各种“文明病”、“都市精神生态问题”在当下变得越来越严重的深层原因,它们直接影响到都市人自身的再生产与都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当代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为例。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内部心理过程和谐一致、与外部环境适应良好的稳定心理状态,认知功能正常、情绪积极稳定、自我评价恰当、人际交往和谐、环境适应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标志。“这城市我已不再熟悉”、“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找不到我的家”,是人们在流行歌曲中经常可以听到的只言片语,它们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了都市人的孤独和对城市生活的失望。在都市化进程中,随着人口越来越密集、交通越来越拥挤、就业与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与精神生态也越来越差。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自主研制的《中国心理健康量表》,参照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及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有关资料发布的《2007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在接受测试的城市居民中,15%—18%心理健康状况为“好”;65%—70%为“良好”;11%—15%为“较差”;2%—3%心理健康状况为“差”。其中的“较差”可能具有轻度心理问题,而“差”者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心理问题。同时,由于本次研究仅从城市居民中抽样,不包括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的躯体或精神疾病患者,因此实际心理健康状况偏低者的比例还可能更高。这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在某种意义上讲,当代都市空间中迅速蔓延的“文明病”与“精神生态问题”,集中体现为都市人的精神系统、心理结构与情感领域的危机,并具体表现在个体日常的思维方式、心理体验、情感反应与感觉活动中。在理论上讲,它们都可以被称为美学问题,因为美学是关于人心理上愉快不愉快、精神上自由不自由的学问;在实践上讲,它们又是典型的都市文化问题,是由于人口向城市、大都市的流动与迁徙而产生的。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控制与解决,其不良影响与后果将会迅速超越有限的都市空间,蔓延到广大的农村与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在这个意义上讲,发扬中国文艺美学关注现实、以人为本的优良传统,从审美角度研究、阐释、批判当代都市文化经验,既不是杞人忧天的多余之举,也不是未雨绸缪的先见之明,而是深刻的现实体验、清醒的学术理性与人文学者的良知三者相结合的产物,对于正在发育过程中的中国当代都市文化,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值得欣慰的是,都市文化及都市人审美生存的问题已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以“艺术之城”为中心的艺术与城市文明研究。“艺术之城”是一种以美学为理论基础、以艺术活动为实践中介、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理念的城市文明建设与发展框架,对于当代城市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文明早期,城市发展的重心主要在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上。在当代城市的发展中,基础性的“物质文明建设”与基本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已不再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理想,由于“文明病”、“城市危机”等严重影响城市发展的问题更多地集中在精神环境与文化生态上,使艺术与审美等现代性问题在城市文明的建设与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城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进程中,一方面,艺术生产力提供的新生产要素与资源可以给城市经济带来极大活力,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充分发展又为艺术生产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与社会环境,这是当今世界许多城市改变观念、不惜血本进行“艺术之城”建设的根源。更为根本的是,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初衷;一个真正理想的都市聚落空间,不仅要使人生活得安全、富裕、健康,还要使个体生活得愉快、自由与有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正是“艺术之城”重新定义并极大地扩展了城市的概念与内涵,使之超越了商贸、防卫、聚敛财富等传统实用功能,为当代人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了真实的空间与更大的可能。又如都市美学与城市审美文化的研究。在近年来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各种社会震荡中,都市社会环境与精神生态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这一方面揭示了在激烈竞争中都市人心理环境与精神生态的不断恶化,同时也在呼唤着对这些问题的学术研究与理性关注。都市美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新方向。如高小康认为,当代中国的都市化进程特点之一是在极短时间内大量农村人口爆发式地涌入大都市,而与此同时大都市仍然以户籍等手段顽强地坚守着原住居民与移民之间的身份壁垒。在这种特殊的都市社会形态中,不同文化群落之间的差异、矛盾和冲突便成为都市文化和都市美学研究必须关注的突出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对大都市的想象变成了越来越夸张、越来越具有诱惑力的图像,吸引着无数农村的、小城镇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寻梦者。然而他们来到大都市,并非仅仅是来朝觐和归顺都市文化的,还有因为身份差异而造成的认同危机。当文化品位逐渐成为大都市形象的重要内涵,中国的都市文化和审美形象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都市美学不应是专供美化现实的都市乌托邦,而是要正视和研究都市文化的内在矛盾和非整合性。此外,还有大量研究涉及到都市小说与消费主义文化、城市经验与文学现代性、原生态与都市乡愁等方面,揭示了都市美学研究的重要性与广泛性。让美学研究与思考更多地关注人的生活世界,以现实问题为契机提升美学思考的实践理性品质,是都市美学作为都市化进程的心理学和理论家永远的文化期许与学术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