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文献述评
从上述文献来看,政府绩效审计各项要素都在由单一性走向多元化,并且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下政府绩效审计的新发展;其审计范围与日扩展,将更多的非物质生产活动和非经济范畴的管理活动纳入其中,而且注重对人力资源管理和使用的审计监督;政府绩效审计的作用与目标也逐渐被提升到战略管理层面,政府审计机构要真正履行公共会计师、管理顾问、科学或研究性组织及裁决者等多重身份的职责;由于政府绩效审计需对一个项目的绩效和管理做出独立的评价,需要为进行决策和改善公共责任性提供信息,因此其审计方法也将实行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静态与动态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其审计报告也随环境变化和满足各层次用户需求而呈现多样化动态模式,而且在向社会公众提供绩效审计产品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综上所述,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呈现以下特点:(1)国外的相关研究内容全面而且系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论丰富而深刻,不仅理论基础扎实,而且侧重于实务,理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2)在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上尽管成果颇丰,但中西方差距也相当之大,由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就逐渐将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引入顾客导向的视角,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鲜有论述,而且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阶段所构建的政府绩效审计的整体框架也只局限于对绩效审计本身技术性问题的解析,制度层面考虑不足,整体性与系统性不够强。(3)国内的研究则主要关注于政府绩效审计职能、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没有深刻剖析政府绩效审计改进的制度性因素以及从理论角度探讨其制度变迁的机理,因而未能从制度因素层面提高政府绩效审计的技术水平。因此,目前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基础不够扎实,研究视角较为狭窄,研究结论不够全面,而且研究方法以规范性研究为主,较少运用经验数据等方法检验相关问题。由此可见,当前中国政府绩效审计研究中存在着研究内容较单薄、研究方法较单一、研究不深刻、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等不足。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更好地推进中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特选择研究本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