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合剂 (口服液)

一、合剂的含义与特点

合剂(mixture)系指饮片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单剂量灌装者称为口服液(oral solution)。合剂是汤剂的改进剂型,一般根据处方特点及药物性质,采用煎煮法、渗漉法或双提法制备,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矫味剂与防腐剂。

合剂既保持了汤剂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临用煎服的麻烦,使用起来更方便;合剂经纯化和浓缩处理,服用量减少,方便携带;合剂中加入适宜矫味剂可改善口感,加入防腐剂使其更利于贮存。但合剂不能随证加减,故不能代替汤剂,且生产工艺较复杂,对生产设备、工艺条件的要求较高。

二、合剂的制备

1.制备工艺流程(图5-1)

图5-1 合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2.制备方法

(1)浸提 将药材洗净,适当加工成片、段或粗粉,一般采用煎煮法浸提,因合剂投药量较大,生产上常使用多功能提取罐,通常提取2~3次,每次1~2h。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饮片提取多采用双提法或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含热敏性成分的药材饮片提取多采用渗漉法。

(2)纯化 《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合剂在贮存过程中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因此合剂在制备过程中多需纯化处理。合剂的制备多采用水提醇沉法净化处理,近年来也有用酶作为澄清剂,还有用明胶丹宁或甲壳素作为絮凝剂进行纯化处理。不论使用何种方法纯化均应注意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3)浓缩 纯化后的提取液应进行适当浓缩处理,浓缩程度一般以每日服用量在30~60mL为宜。经乙醇处理过的提取液应先回收乙醇再浓缩,热敏性成分应采用减压浓缩。合剂中常加入矫味剂和防腐剂,浓缩时应考虑附加剂的加入对药液总量的影响。

(4)配液 药液浓缩至规定体积后,可酌情加入适当的矫味剂和防腐剂,必要时须调节适宜的pH值,用纯化水将药液体积调整至规定量。配液应在清洁避菌的环境中进行。

(5)分装 配制好的药液可按注射剂制备工艺的要求,经粗滤、精滤后,及时灌装于无菌洁净干燥的容器内,单剂量或多剂量包装。

(6)灭菌 一般采用煮沸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或热压灭菌法进行灭菌。亦可在严格避菌条件下制备,灌装后不经灭菌,直接包装。

三、合剂的质量检查

(1)装量 单剂量灌装的合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5支,将内容物分别倒入经标化的量入式量筒内,在室温下检视,每支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少于标示装量的不得多于1支,并不得少于标示装量的95%。

多剂量灌装的合剂,照《中国药典》现行版四部通则“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2)相对密度 照《中国药典》现行版四部通则“相对密度测定法”测定,结果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3)pH值 照《中国药典》现行版四部通则“pH值测定法”测定,结果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4)微生物限度 照《中国药典》现行版四部通则“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四、举例

例5-1:小青龙合剂

【处方】麻黄125g,桂枝125g,白芍125g,干姜125g,细辛62g,炙甘草125g,法半夏188g,五味子125g。

【制法】以上8味,细辛、桂枝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白芍、麻黄、五味子、炙甘草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h,第二次1.5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和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约1000mL。法半夏、干姜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h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与上述药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1000mL,加入苯甲酸钠3g与细辛和桂枝的挥发油,搅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至棕黑色的液体;气微香,味甜、微辛。

【功能与主治】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规格】(1)每瓶装100mL;(2)每瓶装120mL。

例5-2: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

【处方】麻黄90g,石膏270g,黄芩180g,北豆根90g,炒苦杏仁120g,甘草90g,板蓝根180g。

【制法】以上7味,麻黄、石膏加水煎煮30min,再加入其余炒苦杏仁等5味,煎煮2次,第一次2h,第二次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0mL,静置24h,滤过,滤液加蜂蜜200g、蔗糖100g及苯甲酸钠3g,煮沸使溶解,加水使成1000mL,搅匀,冷藏24~48h,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液体;味甘、微苦。

【功能与主治】清热宣肺,平喘利咽。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1~2岁一次3~5mL,3~5岁一次5~10mL,6~14岁一次10~15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规格】每支装1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