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物流标准化
随着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的快速发展,国际物流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先进国家为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都在积极致力于建立相应的现代物流系统并使之标准化。我国物流业尚属起步阶段,物流成本是发达国家的三倍,而且物流标准化工作相对落后于物流业,影响了我国物流一体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利于我国物流系统之间以及与国际物流系统之间的兼容。
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制定并实施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制定并实施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各类作业标准、管理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推动物流业的发展。物流标准化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可以统一国内物流概念,规范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效率,使国内物流与国际接轨,是物流发展的基础。
物流标准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1)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出发,制定其各子系统的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以及业务工作标准。
(2)研究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和业务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
(3)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以上三个方面是分别从不同的物流层次上考虑将物流实现标准化。要实现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沟通和交流,在物流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建立通用的标准,首先要在物流系统内部建立物流系统自身的标准,而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建立又必然包括物流各个子系统的标准。因此,物流要实现最终的标准化必然要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标准化。
发达国家为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效益,正在积极致力于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系统并使该系统标准化和规范化。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物流国际化的发展,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作为实现物流合理化、高效化的基础,对促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物流标准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物流标准化系统属于二次系统,或称后标准化系统
这是由于物流及物流管理思想诞生较晚,组成物流大系统的各个分系统在没有归入物流系统之前,早已分别实现了本系统的标准化,并且经多年的应用和不断发展巩固已很难改变。在推行物流标准化时,必须以此为依据,个别情况固然可将有关旧标准化体系推翻,按物流系统所提出的要求重建新的标准化系统,这就必然要求从适应及协调角度建立新的物流标准化系统,而不可能全部创新。
(2)物流标准化要求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
这是标准的“三性”,由于物流标准化的特殊性,必须非常突出地体现这三性,才能搞好这一标准化。
科学性的要求是要体现现代科技成果,以科学实验为基础,在物流中,则还要求与物流的现代化(包括现代技术及管理)相适应,要求能将现代科技成果联结成物流大系统,否则,尽管各种具体的硬技术标准化水平颇高,十分先进,但如果不能与系统协调,单项技术再高也是空的,甚至还会起相反作用。
民主性指标准的制定要采用协商一致的办法,广泛考虑各种现实条件,广泛听取意见,使标准更具权威,易于贯彻执行。
经济性是标准化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标准生命力的决定因素,物流过程不像深加工那样引起产品的大幅度增值,即使通过流通加工等方式,增值也是有限的,所以,物流费用多开支一分,就要影响到一分效益,但是,物流过程又必须大量投入消耗,如果不注重标准的经济性,片面强调反映现代科技水平,片面顺从物流习惯及现状,引起物流成本的增加,自然会使标准失去生命力。
(3)具有较强的国际性
改革开放以来的事实表明,对外贸易和交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而所有的对外贸易又最终靠国际物流来完成。因此,我国的物流标准从运输工具、包装、装卸搬运工具、流通加工等都要与国际物流标准相一致,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完善国内标准体系,提高运输效率,缩短交货期限,保证物流质量,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降低成本,增加外汇收入。
物流标准化是物流发展的基础。因为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待这样一个大型系统,要保证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和系统内部各环节的有机联系,需要许多方法和手段,标准化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具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能保障物流活动的通畅,加快流通速度,减少物流环节,最大限度地节省投入和流通费用,保证物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在我国实现物流标准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物料从厂商的原料供应、产品生产,经市场流通到销售化解,再回收再生,是一个综合的大系统。由于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物流系统的高度社会化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高度协调统一,提高物流系统管理水平,必须在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制定标准,并严格贯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物流供应链的效率。例如,在我国,以往同一个物品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名称和计算方法互相不统一,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物资流通,国家标准《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GB/T 7635—2002)的发布,使全国物品名称及其标识代码有了统一的依据和标准,有利于建立全国性的经济联系,为物流系统的信息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
(2)物流标准化是物流服务的质量保证,物流标准化可以规范物流企业。物流活动的根本任务是将工厂生产的合格物品保质保量并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物流标准化对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等各个子系统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形成了物流质量保证体系,只要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就能将合格的物品送到用户手中。目前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其中不乏新生企业和从相关行业转行的企业,层出不穷的物流企业也使物流队伍参差不齐。物流业整体水平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定位不明确、服务产品不合格、内部结构不合理、运作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与物流业相关的国家标准,对已进入物流市场和即将进入物流市场的企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确保物流业稳步发展的需要。
(3)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有效措施。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涉及运输、包装、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各个方面。我国的现代物流是在传统行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传统的物流被人为地割裂为很多个阶段,而各个阶段不能很好地衔接和协调,加上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物流的效率不高,这在很多小的医药物流企业表现尤为明显。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设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系统内各个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4)物流标准化是我国物流企业进军国际物流市场的通行证,可以使国内物流与国际接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使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开始把发展的目光集中到我国,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后,物流业正受到来自国外物流公司的冲击。所以,我国的物流业必须全面与国际接轨,接纳最先进的思想,运用最科学的运作和管理方法,改造和武装我们的物流企业,以提高竞争力。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物流的标准化建设是引导我国物流企业与国际物流接轨的最佳途径。我国的物流企业在物流标准化方面仍十分落后,面临加入 WTO带来的物流国际化挑战,实现物流标准的国际化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开展国际竞争的必备资格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