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再造:无限度竞争时代品牌制胜法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供给侧改革必然让一些企业安乐死

从工业品到食品、农产品,为了打进国际市场,不惜低价,不惜资源大量损耗,不惜环境破坏的代价。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质优价廉”争取外贸订单。大部分出口企业只满足于做一个代工车间,生产全世界最高品质的产品,却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如今,这样的市场条件已经不存在了。

当前中国的食品安全已成全民关注的话题,但是,中国众多的出口型企业却能做出世界上最安全、品质最好的产品,比如:中国的海产品出口日本,能够通过全世界最苛刻的品质认证,长期得到日本市场的欢迎;重庆某公司生产的红薯食品,竟卖进了32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有人说,国内的产品深受食品添加剂和色素的困扰,这样的产品能够出口到日本美国吗?

实际上,中国公司出口国际市场的产品会严格按照国际质量标准生产,有严格的工序,生产过程中不会添加任何添加剂和色素,使用的是最好的原料、最好的技术。

出口形势严峻有多方面的原因,外部原因有中美贸易摩擦与“美国制造”的回归,欧洲的衰落与日本的野心!但是,内部原因是最致命的,那就是:

低档产品无成本优势,高档产品无科技优势!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大众需求的快速崛起催生了制造业以量取胜,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跑马圈地。但主要是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同一件产品出口的品质就高一些,卖给国内的品质就差一些,迫使很多中等收入群体出国买“中国造”。

因此,未来几年,中国7000多万企业将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转向有价值的品牌活下去,品质创新和品牌打造是未来企业活下去的两大法宝。品质代表着产品价值,技术创新、品类分化和创新、匠心独运,精益求精,品牌代表心理和情感价值,代表信赖、安全、情感、身份地位以及生活方式,品质和品牌互相支持。缺乏精益的品质,难以支撑品牌,缺乏强大的品牌力量,难以立足市场。

而另外的一大部分企业,将被自然淘汰,尤其是消费品领域市场化程度高、竞争相对充分,市场优胜劣汰,自动出清,不要再指望政府来扶持你。

而政府未来越来越多的职能集中于提高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各种准入门槛加强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对于低端过剩的垃圾产能、“僵尸企业”,政府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

图1-2列示了未来几年中国企业面临的考验。

图1-2 未来几年中国企业面临的考验

当然,在淘汰和死亡的企业中,有一部分能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与其说这是企业蜕变的过程,倒不如说是企业家脱胎换骨的过程,从经营理念、市场理念、价值理念等各方面重新认识,理念指导行动。没有贴合现实、国际化的市场观,即使重新创业,难免重蹈覆辙。

当然,还有一部分企业,只能黯然消逝在汹涌向前的市场浪潮中,再也泛不起一点浪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