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2017年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分行业的企业经营环境比较

在本节中我们考察不同行业企业在经营环境总指数和各个方面指数的差别。2016年在全部样本企业中,共有农林牧渔业企业55户,占2.6%,采矿业企业42户,占2.0%;制造业企业1035户,占48.8%;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企业38户,占1.8%;建筑业企业171户,占8.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70户,占3.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103户,占4.9%;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225户,占10.6%;金融业、房地产业企业共148户,占7.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124户,占5.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类企业共111户,占5.2%。与2012年企业调查的行业构成相比,制造业企业比例有所下降,各类服务业企业比例有明显上升。这符合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通过对18个不同行业样本企业经营环境8个方面的评价进行比较,与2012年相比,我们发现行业之间企业经营环境的差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按照2016年企业经营环境各方面评价的高低,可以把这18个行业大致归纳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企业经营环境总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各行业总指数平均分(3.57分)的行业(低于3.50分)有:农林牧渔业、采矿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业。这几个行业都涉及资源(土地、矿产、水力资源等)的利用。

第二类,企业经营环境总指数评分接近各行业总指数平均分的行业(3.50~3.64分)有: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它们大部分是传统的竞争性行业,分别属于第二、第三产业。后面两个行业基本上属于新兴服务业。

第三类,企业经营环境总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各行业总指数平均分的有如下行业(高于3.64分):电力热力业、金融业、教育业、文体娱乐业,制造业、信息传输业在较小程度上高于以上标准。其中电力、金融行业的垄断程度较高,教育、文体娱乐、信息传输业大致属于新兴服务业。制造业的大部分属于传统的竞争性行业,但其中的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发展相对较快。这些新兴服务业和制造业多数属于竞争性领域。

与2012年相比上述分行业的经营环境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变化突出的是金融业、教育业的经营环境改善程度较大,从第一类直接升入第三类,建筑业、卫生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改善幅度也超过平均水平,前两者从第一类进入第二类,后两者从第二类进入第三类。同时水利环境从第三类落入第一类,信息、科研从第三类落入第二类,农林牧渔业从第二类降到第一类。

在2012年报告中,我们发现企业经营环境的行业差异与市场竞争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资源性行业、较多依赖政府配置资源或管制较多的行业、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有两极分化的现象,其中多数行业经营环境的评价较差,是因为处在这些行业中但不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经营相对更加艰难(各行业的样本企业基本均以非国有中小企业占多数)。这类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处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中,它们所占市场份额通常很小。个别具有这类特征的行业经营环境评价好于一般水平(主要是电力行业),是因为该行业样本中的大企业较多,多数能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行业垄断性给它们带来的好处。企业经营环境处在中间水平的行业,基本上都是竞争程度较高的传统产业。还有一些行业经营环境较好,基本上属于快速发展的新兴服务业,也处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如信息、环保、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等。这些情况说明,缺乏竞争性不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

而2015~2016年在企业经营环境的行业差异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一方面说明一些过去垄断性较强或管制程度较高的行业,在行业内部可能比过去更开放了,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或管制程度有所减弱,例如金融、教育。大多数竞争性较强的行业,就平均而言企业经营环境也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如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一些新兴服务业。这两种情况都反映了企业经营环境的进步。然而另一方面,电力、金融等行业的企业经营环境评价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又说明这些行业在整体上继续享受着其他行业所不具有的特殊条件。这可能与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有关,还可能与宏观环境有关,例如,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条件刺激了产业脱实向虚、金融部门短期得益的现象。这对整体经济和长期发展而言,并非利好现象。

企业经营环境的行业差异还与行政干预有明显的关系。可以看到,企业经营环境差于平均水平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都突出表现在“行政干预与政府廉洁效率”的评分显著低于其他方面的评分,也显著低于其他行业该方面的评分。其中,农林牧渔业3.00分,采矿业3.08分,房地产业3.03分,水利环境业2.87分;分别比该方面指数各行业的平均分低0.39分、0.31分、0.36分和0.52分。这说明涉及资源利用的行业政府干预较多。这也是导致这些行业总体经营环境评分相对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影响企业经营环境的行业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服务方面的差异。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产业在金融服务方面的评分特别低,分别为2.59分、2.79分、2.00分,大幅度低于各行业平均的3.19分,而且显著低于3.00分的中性评价值。不过具体原因各有不同,对房地产业来说,主要原因可能是其面临着高杠杆的风险和去库存的压力,因而贷款条件收紧。而对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业而言,可能是其行业特点而导致的缺乏有效的资产抵押,进而引致借贷困难。

表3-6显示了按上述18个行业的2016年分方面企业经营环境指数,按总指数评分的高低分为A、B、C三类。

表3-6 不同行业的企业经营环境差异

注:表中行业名称为简称,全称按表中排列顺序依次如下:A1农林牧渔业,A2采矿业,A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A4房地产业,B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B2卫生和社会工作,B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B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B5建筑业,B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B7住宿和餐饮业,B8批发和零售业,C1制造业,C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C3金融业,C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C5教育,C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在表3-7中,我们计算了按以上分类的三类行业的国有企业占样本企业比重,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企业各自占样本企业的比重。数据显示,这三类企业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比重方面、在大中小微企业比重方面,差异都并不显著。这说明不同行业的企业经营环境差异主要不是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差异导致的,也不是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企业分布的差异导致的,而是如上文所说,与不同行业的资源性、垄断性、行政干预程度有直接关系,也与不同行业的融资条件有关。

表3-7 分行业类别的样本企业规模构成和所有制构成

以下将就行业之间经营环境差异相对明显的几个方面指数,分别用图表示2016年样本企业分三类行业的经营环境差别。这涉及8个方面指数中的6个,分别是:1)“政策公开、公平、公正”、2)“行政干预与政府廉洁效率”、4)“企业的税费负担”、5)“金融服务和融资成本”、6)“人力资源供应”、8)“市场环境与中介服务”。

其余两个方面指数(企业经营的法治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的行业差异不大,不再单独制图和评述。其中,7)“基础设施条件”项的第一类行业与第二、第三类行业有一定的差异,应与第一类行业中农林牧渔业和采矿业企业的地理位置分布有关(这些企业都不在城市,可能位置相对偏远,基础设施条件与其他行业有差异是基本正常的)。特此说明。

政策公开、公平、公正

在该方面,不同行业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如图3-17所示,按“政策和规章制度公开透明”、“行政执法公正”、“公平的国民待遇”这三个分项指数分别来看,第一、第二类行业评分都比较接近,但两者与第三类行业相比都有大约0.2分左右的差距。这说明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和新兴服务业在政策待遇方面相对于传统竞争性行业享有一定的优势。

图3-17 政策公开、公平、公正方面指数的分行业差异

行政干预与政府廉洁效率

该方面的企业经营环境在不同行业间差异明显,其中“政府干预”分项的差异更加显著。该分项指数第一、第二类行业之间和第二、第三类行业之间都有0.2分左右的差距。在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时间”分项,第一类行业评分显著低于第二、第三类行业,差异更大。这两个分项指数的差异都说明第一类行业(主要是与资源有关的行业)面临较多的行政干预。一般竞争性行业面临的行政干预也多于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和新兴服务业。

图3-18 行政干预与政府廉洁效率方面指数的分行业差异

企业的税费负担

该方面指数的各分项评分,第一、第二类行业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第三类行业比第一、第二类行业在“法定税负”和“依法征税”两个分项的评分都高于前两类企业(见图3-19)。这可能反映了产业政策对不同行业税负的影响。

图3-19 企业税费负担方面指数的分行业差异

金融服务和融资成本

在“金融服务”方面,第一、第二类行业关于“银行贷款”和“其他融资”分项指数的评价都显著低于第三类行业(见图3-20)。而在融资成本方面,第一类行业贷款和其他融资的利率水平都明显高于第二、第三类行业。说明不同行业的企业在融资方面仍然存在苦乐不均的情况。

图3-20 金融服务方面指数的分行业差异

人力资源供应

三类不同行业对人力资源供应方面的评价是有明显差异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熟练工人”这3个分项指数的评价,都是第一类行业评价相对较低,第二类行业略高,第三类行业最高(见图3-21)。这反映了不同行业对人力资源的竞争能力是有差别的。涉及资源性的几个行业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差于一般竞争性行业,而一般竞争性行业又差于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和新兴服务业、新兴制造业,间接反映了三者在报酬和福利待遇方面的差异。

图3-21 人力资源供应方面指数的行业差异

市场环境与中介服务

该方面指数的评价在不同行业间差异显著,传统的资源性行业面临较差的市场需求和过度竞争的影响,一般竞争性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如此,而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和新兴服务业、新兴制造业则具有较大的优势。在中介服务方面,情况相差不多,第三类行业也享受到较好的市场中介服务。根据企业的评价,行业协会对这类行业的帮助也比较多,而对其他两类传统产业的帮助相对较少(第一、第二类行业对该分项指数的评价都是基本中性的)。

图3-22 市场环境与中介服务方面指数的行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