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突围中国债务困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高增长、高波动”的运行态势,并先后经历了几轮完整的周期。不同年份间,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中国经济呈现出了典型的高波动特征:经济大起大落,有着较大的波幅;起伏频繁,波动的频度高;“过热”易而“降温”难,扩张与收缩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

1978~2012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速的波谷出现在1990年,为3.6%,波峰则出现在1984年,为15.2%,波幅达到11.6%从单年份GDP增速的变化幅度来看,1978~2012年期间,GDP增速单年变化幅度超过4%(含4%)的年份数共计8年。而同一时期发达国家的年均增速不超过3%,单年GDP增速4%的变化幅度反映出了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大起大落的特征事实。

改革开放之前的1976年,我国经济还处于负增长的状态,经济增长率为-1.6%。然而两年后的1978年,GDP增速很快飙升至阶段性的波峰,峰值高达11.7%。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GDP增速再次跌至谷底,仅为5.2%。之后,经济很快升温,GDP增速在1984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间的最高水平,为15.2%。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90年我国GDP增速仅为3.8%,然而到1992年时,经济增速旋即跃升至14.2%的阶段性高峰。

如果用1978年以来GDP增速的标准差来衡量这一时期经济波动的剧烈程度,在此期间我国GDP增速的标准差为3.35%,而同期的印度、德国、日本、美国经济增速的标准差仅分别为2.96%, 1.93%, 2.64%和2.07%。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的剧烈程度是非常高的。

中国在大多数时间里,经济快速上升,然后缓慢下降,经济“扩张”和“收缩”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1978~1999年的21年间,GDP增长速度上升的年份数仅有7年,而GDP增速下降的年份数则多达15年。换言之,这一期间,GDP增速从一个阶段性的波谷抵达下一个阶段性的波峰所需的时间较短,而从一个阶段性的波峰抵达下一个阶段性的波谷所需的时间较长。这种经济“扩张”期和“收缩”期之间的不对称性,直接导致了2000年以前我国经济波动呈现出前峰型的特征,经济很容易就过热,而给经济“降温”的持续时间却较长。

图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

资料来源:CEIC, WIND,宏源证券。

自1992年以来,由于计划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完善,我国经济运行的平稳度有明显提高。这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波幅明显减小,相邻年份间经济增速变化也较小。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的波幅仅为6.6%,相邻年份间增速差最大也仅为4.6%。其次,经济波动的频率大幅降低,经济扩张期和收缩期明显延长,不对称性问题逐渐弱化。1992~2007年期间,我国经济仅分别经历了1次收缩和1次扩张,其中收缩期和扩张期分别持续了7年和8年。最后,这一时期GDP增速的标准差为2.15%,波动剧烈程度比1976年以来要小,更小于1976~1991年这段时期。

在1992年正式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前,中国的经济周期往往是由政治性事件引起的,如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而在这之后,经济周期都由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所导致,驱动中国经济周期变化的事件主要包括:

1997年7月至2001年7月:1997年的衰退主要是政府抑制1994年以来的经济过热,进行宏观调控的结果,另一方面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出口大幅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衰退的深度和复苏的难度。政府针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主要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地方政府债务第一次大幅增长), 1999年末2000年初经济明显有了起色,但整体经济还是处于通缩之中,金融体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阻断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一阶段经济增长总体在相对较低的水平。2000年IT泡沫破灭,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致使我国出口再次下滑,宏观经济景气回到低谷。

2001年8月至2004年8月:2002年开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一步放松,经过1999~2001年的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大大增强,信贷增速快速上升,很快很多行业出现过热和产能瓶颈。宏观调控开始转向,同时遭遇SARS, 2004年经济开始短暂衰退。

2004年9月至2008年7月:2004年经济短暂衰退之后开始复苏,2006年开始经济又出现了明显的过热,国家出台了更严厉的控通胀的政策,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2008年通胀和经济增速都开始回落,同时遭遇美国“次债危机”,出口大幅回落。宏观景气跌入低谷。

2008年8月至2010年3月:政府史无前例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迅速带领经济复苏(地方政府债务第二次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率从2009年3月最低的6.6%快速上升到2010年3月的12.1%。

2010年4月至今:2010年初经济上升的动能已经开始明显减弱,2010年底通胀开始走高,政策转向防通胀,经济增速继续回落。从2010年3月至今,GDP增长率不断下滑。

改革开放以来从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来看,不管是时间长度、波动的剧烈程度均明显不同。然而经济波动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第一,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逐渐增强。改革开放初期,市场体制的基础地位在我国尚未确立,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不强;同时,计划经济的色彩仍然较浓,经济运行往往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波动极不规则。其中,一个主要的体现即为改革开放初期和后期经济波动的波长有明显差别。

第二,经济平均增速开始呈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等的逐渐确立和社会生产关系的逐步理顺,各方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前被束缚住的生产力开始释放,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期。1982~1990年期间,我国经济平均增速高达9.8%,并在随后的1991~1999年期间进一步提高至10.7%。2001年,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经济进入新一轮以外需拉动为典型特征的快速增长期。2001~2009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高达10.3%,仅次于1991~1999年10.7%的平均增速。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廉价劳动力等形成的比较优势渐渐丧失;另一方面,我国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经济结构失衡的压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产业升级遭遇瓶颈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各种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愈发凸显。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也将相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第三,经济运行的平稳性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大起大落,频繁陷入过热和过冷的怪圈,经济运行极不平稳。比较典型的如1982~1990年,我国经济波动的标准差为3.87%,波幅达11.4%。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此为分水岭,我国经济运行的平稳性明显提高。2000~2009年,我国经济波动的剧烈程度大幅下降:GDP增速的标准差仅为1.91%,为历次周期最低值;5.0%的波幅也在几次周期中最小;波峰略有降低而波谷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