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建设入门:基于开源软件打造企业网络安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引领的数字化变革,全球各个市场、各个行业已经紧密地联系为一个统一体。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信息经济规模已经超过18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万亿元,数据总量已经超过1000亿元,占全球数据总量的13%。可以预见,未来5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将超过50%,到2020年中国的数据总量将超8000亿元,占全球数据总量的20%,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和“全球数据中心”。每个硬币都有两面,信息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与此同时,各类麻烦与威胁也接踵而至。

2016年10月,美国从东海岸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到西海岸的洛杉矶、旧金山和西雅图互联网服务全面宕机。包括Twitter、Paypal、Spotify在内多个人们每天都用的热门网站被迫中断服务。据了解,此次“断网”事件是由于美国最主要DNS服务商Dyn遭遇了大规模DDoS攻击所致。攻击者使用了一种叫作“物联网破坏者”的Mirai病毒来进行肉鸡搜索。其中,这些设备中有大量的DVR(数字录像机,一般用来记录监控录像,用户可联网查看)和网络摄像头(通过Wifi来联网,用户可以使用App进行实时查看的摄像头)。媒体将此次事件形容为“史上最严重DDoS攻击”,不仅规模惊人,而且对人们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2017年5月12日起,全球范围内爆发基于Windows网络共享协议进行攻击传播的蠕虫恶意代码,这是不法分子通过改造之前泄露的NSA黑客武器库中“永恒之蓝”攻击程序发起的网络攻击事件。五个小时内,包括英国、俄罗斯、整个欧洲以及中国的多个高校校内网、大型企业内网和政府机构专网中招,被勒索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解密恢复文件,对重要数据造成严重破坏。各类安全事件已经成为日常新闻的头版常客,严重影响着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值得关注的是,分析师们开始把网络攻击事件和严重级别的飓风相提并论,全球网络攻击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高达500多亿美元。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已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法律重器,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强调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负有更多的安全保护义务,并配以国家安全审查、重要数据强制本地存储等法律措施,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这对企业安全运营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兜哥在书中所阐述的企业安全建设内容,涉及网络安全的方方面面,包括从办公网到业务网的防护系统建设与基础加固,涵盖网络从外到内的全过程,涉及网络准入技术、蜜罐与攻击欺骗技术、数据库安全技术、SIEM/SOC系统技术、数据防泄密技术和SDL与代码审计技术,以及威胁情报的落地、风控系统建设,到整个企业的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建设。书中特别提到了对Web业务系统的防护与加固建议。由于多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Web 2.0技术的大范围普及,攻击者们早已将注意力从以往对网络服务器的攻击逐步转移到了对Web应用的攻击上。根据Gartner调查显示,信息安全攻击有75%都是发生在Web应用而非网络层面上。同时,数据也显示,三分之二的Web站点都相当脆弱,易受攻击。作为国内第一个推出Web 2.0漏洞扫描产品的公司,安赛科技通过多年来对国内用户的深入接触发现,目前绝大多数企业还是将大量的投资花费在网络和服务器的安全上,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检测Web应用本身的安全,这也就给了攻击者以可乘之机。因此,安赛科技于2013年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了基于全流量的大数据分析产品——漏洞感知,利用双向数据流检测技术与Web完整攻击周期架构,可以实现对攻击的预判与精准报警,该产品广受好评。2016年12月27日,国务院全文刊发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再次强调了态势感知的重要性。“十大任务”中的最后一项是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出“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对这些技术,兜哥在书中做了详尽的阐述,据我提炼理解,主要包括资产识别、漏洞扫描、攻击监测,以及安全的可视化几个方面。

本书是兜哥多年从业经验的真实写照,可谓是呕心之作。在万物互联时代,已经没有可以独善其身的安全孤岛,只有相对安全和不安全的各种子生态。企业安全建设者、运营者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需要整体把控,综合考量,可以接受某种程度上的渗透和泄露,只需要把风险控制于可接受范围之内,避免出现破窗效应,否则任何安全措施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进入“死环”。

近些年,随着安全行业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逐步建立自己的安全团队。但工作十年、经验丰富、适合负责整个安全团队的人在业内非常稀少,且很多公司在一开始也没有魄力投入巨大成本在一个安全人才上,因此很多公司的安全需求变成了机会,流动到了年轻一辈的安全工程师手里。我相信,阅读本书也是一个机会,本书为广大的安全工程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抓手。

林榆坚,安赛科技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