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美自然生态图鉴:中国鸟类图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潜鸟目

潜鸟科

红喉潜鸟

·科属:潜鸟目,潜鸟科。

·外观特征:体型最小(61cm)的潜鸟。夏季成鸟的头顶、脸、喉及颈侧灰色,特征为一栗色带自喉中心伸至颈前成三角形,颈背多具纵纹。上体其余部位黑褐无白色斑纹,下体白。冬季成鸟的颏、颈侧及脸白色,上体近黑而具白色纵纹,游水时嘴略上扬,与黑喉潜鸟的区别为振翼较快且较高。虹膜红色或栗色;嘴黑色或淡灰色;脚绿黑色,跗跖后面和趾上缀有白色或黄色。

·声音:飞行时发出似雁叫的gwuk-gwuk-gwuk声。

·野外分布:近北极区,冬季南下至北纬30°左右。

·现存状况:种群数量稀少。在中国东北部黑龙江,下至东部沿海经旅顺、北戴河至广东、海南岛及台湾北部有过境记录。

·习性:繁殖于淡水区域,越冬在沿海水域,有时成群活动。

Red-throated Diver

Gavia stellata

黑喉潜鸟

·科属:潜鸟目,潜鸟科。

·外形特征:体型略大(68cm)的潜鸟。繁殖期头灰色,喉及前颈闪辉墨绿色,上体黑色,具白色方形横纹,颈侧及胸部具黑白色细纵纹。非繁殖期下体白色上延及颈侧、颏及脸下部,两胁白色斑块明显。虹膜红色;嘴冬季灰色,尖端和嘴峰黑色,夏季黑色;脚黑色。

·声音:重复似打鼾的呱呱声及似鸥叫的aah-oww声。

·野外分布:繁殖于北半球,从苏格兰北部至西伯利亚。冬季南迁至北纬30°左右的新疆北部。

·现存状况:亚种viridigularis为罕见候鸟,见于辽宁半岛,在福州有一次记录。易与太平洋潜鸟混淆。

·习性:单独在淡水水域繁殖,冬季常成散群在沿海越冬。

注:太平洋潜鸟有时作为此种的一个亚种处理(参见Harrison,1983)。

Black-throated Loon

Gavia arctica

太平洋潜鸟

·科属:潜鸟目,潜鸟科。

·外形特征:体型略大(66cm)的潜鸟。比黑喉潜鸟略小,所有体羽均相似。繁殖羽区别在喉具闪辉紫色而非绿色斑块,颈背白色较多。与黑喉潜鸟较难区别,不同处仅在于喉块为闪辉紫色而非闪辉绿色。虹膜栗褐色,嘴灰色至黑色,脚黑色。

·声音:通常无声。

·野外分布: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至阿拉斯加及加拿大;越冬于日本沿海及北美洲西部,南至北纬23°。

·现存状况:种群数量稀少。有记录经过辽东半岛,可能也经过北戴河及山东。香港可能有过记录。

·习性:同黑喉潜鸟。

Pacific Diver

Gavia pacif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