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问题10大解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2005年开始,我从山东六和集团总裁的位置上退下来,回到华南理工大学开始纯粹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但是对企业管理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反而更加清晰地在脑海中涌现。每一天,我总是为全新的企业成长感到欣喜、快乐,同时每一天也在为退出市场的企业感到惋惜、痛苦。今天的管理者面对太多的诱惑和困惑,以至于无法辨认该如何去做。

最初促使我做这些思考的是《经济观察报》的方军,方军以他对中国企业的敏锐观察,建议我对中国企业的组织与管理做一些理论的回归研究。之后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黄晨霞、《21世纪商业评论》的刘晓希、《中国商业评论》的王孟龙、《中国经营报》的吴威,这些财经媒体的专业人士不约而同地谈到这些问题,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些思考的重要性。之后遇到闻洁老师,她的热情和敬业促使我完成这个思考。

确切地讲,这些思考不是在2004年之后所做的,在我1995年开始讲授《组织行为学》和《企业文化管理》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这么多年的讲学和研究,使得我深信西方那些著名的经典理论和方法是正确的,并成功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今天我重新用中国管理的实践和中国企业管理的视角来思考,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试图展开全新的思想威力,让这些经典的西方理论能够与中国的企业管理现实相结合,也许我未能够全面和深入地窥见这些经典理论的全部,但是我相信我会指出如何正确地理解这些理论在中国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这一次我所做的努力是把我认为对于中国企业管理来说最重要理论的全新理解表达了出来,并且试图就这10个问题对管理者的用处提供尽可能客观的评价。记得在一次回答相关提问的时候,我认为中国企业的下一个10年短板在系统战。我感觉中国企业有三个问题比较明显,首先是企业的系统能力比较弱,其次是流程能力不够,最后是分配制度不完善。在分配问题上,中国企业至今都没有解决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分享价值上没有上升到一个足够的高度。

不少人认为,这20多年来,商业和企业的成长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并非在于它摧毁了一个旧传统,而在于它在建立一个新世界。但是,在这个新的商业世界里,有没有切实的对管理真实的理解,有没有系统运作企业管理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前20年中国企业是靠运气吃饭的年份,后20年中国企业则是靠实力说话的年份,获得实力的基础就是回归最基本的层面去下功夫。

在这本书中我更倾向于贡献自己的思想,并且试图就这些思想对管理者的用处提供尽可能客观的评述。这些思想一方面源自于管理理论,源自于管理教学和研究,另一方面又源自于管理实践以及对相关学科的思考和分析。所以,我并不认为这些思想是独一无二的方法和评价,管理需要回到它基本的特性中,源于实践又超越实践。

从管理概念到组织概念的再思考,从组织结构的辨析到企业文化的再造,再到转型时期的管理,本书希望能够澄清管理者在这些基本的管理问题上的混淆;从企业领袖到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判断,本书希望能够为管理者界定生存的空间;从企业特性的判断到企业战略的选择,本书希望能够回到战略的基本意义上,即在符合企业特性的基础上做战略的选择;对于中国企业未来方向的思考只是想回到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中。

我记得有一句经典的名言,我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有的人都知道成功的方法,只有成功者去做。”也许我无法确定中国企业具有什么样的竞争力而使得自己能够持续发展,但是如果企业能够像老鹰一样“蜕变”,能够关注最基本的要素并身体力行,那么成功的就是中国企业。

陈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