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交往日趋频繁,各种峰会、论坛等国际会议成为交往中的常用方式,对会议口译的需求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与之伴随而来的就是国内逐渐升温的会议口译研究。
本书的研究基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这符合该理论创始人塞莱斯科维奇的观点,即释意理论的研究对象为会议口译、意义。从释意学派的视角,口译是一种交际活动,其目的是传递意义。为了实现意义的充分传递,口译员须对源语话语进行释意;口译员在释意时需要进行认知补充,而认知补充是一个口译员的语言知识、主题知识、百科知识和语境知识相结合的过程。
针对会议口译,研究人员建立了不同层面的模型或模式,包括人类学层面、社会—职业层面、机构层面、互动层面、语篇层面、认知层面以及神经层面。会议口译的加工模式是一种认知层面的模式。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加工模式多是建立在西方语言互译的基础之上,随着中西语互译的增多,中国的口译研究正在逐渐与世界接轨,口译研究的视域也在发生着转变。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已有的会议口译加工模式进行评估与重构。
本书的作者任岳涛是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的一名优秀青年教师。作为翻译专业师资队伍的骨干力量,岳涛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讲授了翻译硕士(MTI)的基础口译课程、翻译本科专业的英汉口译、汉英口译、交替传译、听译、听述、英语演讲与辩论和公共外交等课程;数次代表我院出任河南省翻译竞赛评审委员;担任着我院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师范生比赛以及翻译竞赛的指导教师工作,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岳涛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还能抽出时间,将自己在口译教学与实践上的思考写下来,难能可贵。当他拿着书稿请我作序时,我欣然同意。一是对他在学术上的钻研精神表示肯定;二是希望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能够像岳涛一样,沉下心来,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潜心钻研学问,做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刘世理
2016年3月
于信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