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高标做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低调对人,高标对己

比中而立,不偏不倚

人与人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往往喜欢争取第三者的支持,联合起来对付自己的敌人。可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今天的对头可能明天就会成为盟友,特别是当对立双方都是自己的领导上级的时候,做下级的千万要当心,切不可因为一时头脑发热而拥护一方,反对另一方,最好的办法是两边谁也不得罪。

被康熙皇帝誉为“元辅高风”的清初大臣范文程,历经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朝,官至大学士兼太子太师,在建立和巩固清王朝中屡出奇谋,是一位颇有远见的政治谋略家。其在清廷任职二十多年,参与军国机密要事,极受皇帝重用。朝廷每次议政以及草拟各种文书,最后都要征求他的意见,并按他的建议进行修改删订。他谋略过人,上下左右的人都很看重他。清太宗皇太极死后,清政府内权力斗争十分激烈,很多人成为了皇家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唯有他巧妙地避免了皇族内部的派系之争,最终得以保全。

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病死,因为皇位继承问题事先没有安排,满洲贵族之间爆发了残酷的斗争,一时间杀人流血,两派势力势不两立。在这场斗争中,作为政治谋略家的范文程可以说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但是出于保身的目的,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向任何一方倾斜。并且在任何一方向他请教斗争策略时,他都以“臣是朝廷之臣,只为朝廷尽忠,立君乃皇上家事,臣下不便干预”为理由巧妙地回避了,没有得罪任何人。

这就是范文程的高人一等之处。在争名逐利的环境中,不要为了暂时的利益去讨好谁或冷落谁,殊不知世事难测,实力较量中得意与失意总在不停地转换。你若趋炎附势,媚上欺下,后果可能会很惨。另外,在人际交往中,也不要因为情感的原因而有意偏袒谁,这样也容易导致你日后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麻烦境地。

总之一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保持中立,力争“不偏不倚”、“不疏不离”。

唐德宗时,刘晏一手掌管全国的赋税收入和各地的转运工作,权重财雄。许多权贵大臣看着眼热,便推荐自己的子弟到他那里工作,都想分一杯羹。

刘晏一时犯了难,他知道这些权贵一个也招惹不起,否则用不上三天,自己就会被流放到边远蛮荒地区,杀头抄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然而如果答应了这些人的要求,收下他们的子弟,委任官职,这些膏粱子弟又根本不懂财政工作,再加上自己的指挥他们也不听,到头来搞得一塌糊涂,承担罪责的还是自己。他真是左右为难。

他苦思冥想多日,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凡是推荐来的权贵子弟,他照单全收,委任要职,却不分配给他们任何实际工作,所有的事务依然由自己精心挑选的官吏来做。

这样,这些膏粱子弟就既有官位,又有丰厚薪水,既不必做繁冗细碎的财务工作,又可以积累自己升官的资历,所以个个乐不可支。权贵们认为刘晏很给面子,对刘晏的工作也都大力支持。

而刘晏手下那些做实际事务的官吏都不是权贵出身,本来也不可能升到高官,所以只要有丰厚的奖金,对官职高低根本不在乎。

刘晏用官位满足权贵们,用钱财满足手下干事的人,这样处事,工作自然左右逢源。

刘晏既满足了各方面的需求,又不违反原则,其实不过是巧为变通而已。这几乎只能是想象中才能做到的事,而刘晏却身体力行地做到了。

虽说现代职场不似从前官场般复杂多变,但同样需要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保持中庸的立场。搞小团体主义,拉帮结派,只会令你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潭。

以和为贵,和而不流

“和”字对人类生存极为重要。和气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低调的人总是以和为重,从不感情用事,更不暴躁行事。当他们与滋事的人相遇时,也总能平静地化戾气为和气,在心平气和中解决问题。

“和”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影响深远的理念,这种理念渗透在人们心中,表现在各个领域。

“和”首先是一条经世致用的原则。儒家有句名言叫做“和为贵”;兵家有个理论叫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治家者有一条经验“家和万事兴”;经商者有个信条“和气生财”;治国者更是讲究“和平”。由此可见,谋“和”是人生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和”是贤者仁人所追求的境界。在我们周围存在许多以和为贵的凡人,而在历史上,谋“和”,求宽容、大度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这一切无不在昭示人们“以和为贵”,不要以邻为壑。“和”能平息仇恨的怒火,让人不再冤冤相报,从而化干戈为玉帛。

战国时期,蔺相如因成功出使秦国并“完璧归赵”,被赵王拜为相国。廉颇听说后怒气冲冲,心想自己南征北战,保家卫国,功不可没,而蔺相如只不过是凭借着口舌之辩,今日居然就位居自己之上,他根本没有资格!因此廉颇扬言,碰见蔺相如时,一定要羞辱他一番。

一天,廉颇率领仆从来到长街上,将人马一字排开在各要路。蔺相如车马行至此,难以再前进,连忙命从人改道前行。而廉颇居然又穿过小巷挡住了去路,蔺相如于是再次让从人另寻别路去赴宴。谁知老将廉颇第三次追赶到前方,并且这次拦路更鲁莽,他竟命仆从口出不逊、说短论长。可蔺相如却不争辩,只是再次令从人将车马退转,罢宴回府。这时候廉颇才得意扬扬地大笑。

不久这件事就传遍大街小巷,惊动了大夫虞卿,他便入朝禀告赵王。赵王听后沉吟了半晌,认为这件事关系国家兴亡,连忙命虞卿去调解。

虞卿领命先到丞相府。他对蔺相如说:“我最近听说老将廉颇得罪了丞相,挡路三次。多蒙丞相宽宏大量,我奉王命特来问候。”

蔺相如说:“廉将军英雄盖世,众诸侯国都因畏惧他武艺高强不敢轻易进犯。但倘若我们同室操戈生内乱,那强秦一定会乘虚而入,所以我不与他计较。但如果是我蔺相如有过失得罪了老将军,我情愿谢罪赔礼。”虞卿点头称赞。

虞卿又来到将军府,通禀后与廉颇相会。虞卿说:“我久慕老将军知兵善战,威镇诸侯。这朝中文有蔺相如,武有将军你,何愁赵国不强大。”

廉颇听后怒不可遏:“那蔺相如是何等之人,不配伴在君王之侧。赵国有廉颇在朝一日,定叫他丞相做不长。”

虞卿摇头微笑道:“老将军,蔺相如只身入强秦,不怕油锅威吓,气吞八荒。他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又在渑池众诸侯的面前羞辱了秦王。你想想,他不怕鼎油烹怎会怕将军你,而他之所以避让是因为有明察远见,才不和将军论短长。那秦王若知你们将相不和,知道两虎相斗必有一伤,一定会兴兵来犯。到那时,内忧外患之下,赵国必难以固守。所以说,蔺相如这样做是以国家安危为重,他怕的是国破民亡、妻离子散啊。”

廉颇听后心里悔恨万分,于是摘金盔脱蟒袍,身背荆杖,徒步而行前往相府。廉颇进书房见蔺相如独自躺在床上看书,就含羞带愧地一语不发跪在一旁。蔺相如一抬头见廉颇跪在一旁,还身背荆杖,忙撇下书本惊慌失措地下床也跪倒,说:“老将军你这是干什么?”

廉颇说:“我是个粗陋浅薄之人,真想不到丞相对我如此宽容。现在我负荆请罪而来,望丞相责罚教训。”

蔺相如急忙搀起廉颇,把荆杖扔在一旁说:“老将军,以前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只要我们同心合力共抗强敌就好。无论文武,我们都是国家的栋梁啊!”

蔺相如真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面对廉颇的当街羞辱,他一再退让,终于用一片至诚化解了矛盾,求得了相睦,避免了赵国朝廷内部的分裂,也留下了一段“将相和”的千古美谈。

“以和为贵”也是治国者的方略,因为它蕴含和平、太平、平安之意。治国者都希望国内太平,永无纷争;国家之间和平发展,没有战争。中国人尤其热爱和平,不爱挑起战争,因为中华民族是理性的民族。另外,因为受“和为贵”理念的浸润和熏陶,大多数中国人从小就养成了一种“以和为贵”的人生理想,所以也不嗜战争。

“以和为贵”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上。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和危害,如空气污染、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用“和”的理念来整合人们的思想意识,指导人们去行动,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在今天仍是一条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复杂化使得人与人之间很容易产生种种不和,而有不和就会产生分歧,有了分歧就会导致摩擦,摩擦会导致矛盾,矛盾激化就会导致争斗。特别是当人与人之间有利益冲突时,争斗就更难免了,而且争斗的方法也举不胜举,有明争也有暗斗。但不管是哪种争斗方式,都会伤了彼此间的和气,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做人应求“和”,而不是“同”,最好要“和而不同”。因为提倡“和”不是要求人们都抱成一团,无原则无立场地妥协和谦让,而是为了追求一种团结进取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工作上的互帮互助的氛围和对人对己宽容大度的气量。“和”是成就大业的良好环境,是每个人都渴望追求的目标。和睦的家庭会令人感到温暖,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人感到舒畅,和平的环境能使人安心地搞建设,祥和的气氛会让世界充满了温暖,所以,我们要以和为贵,以和为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说的是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用放大镜去看人的缺点,如果过分地追求完美,不断指责他人的过错,就会失去朋友和合作伙伴。

任何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都应该眼光高远,胸襟博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克己忍让,宽容待人。如果都像《三国演义》中的周瑜那样心胸狭窄,总是产生“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又如何能与人合作呢?

在这方面,被人们称为“三国时代风云人物”、“乱世英雄”的曹操堪称典范。曹操不仅能够与身边的人很好地合作,甚至还能不计前嫌,化敌为友。

公元200年,曹操的死对头袁绍发表了讨伐曹操的檄文。在檄文中,曹操的祖宗三代都被骂得狗血喷头。曹操看了檄文之后问手下人:“檄文是谁写的?”手下人以为曹操准得大发雷霆,就战战兢兢地说:“听说檄文出自陈琳之手。”曹操于是连声称赞道:“陈琳这小子文章写得真不赖,骂得痛快。”官渡之战后,陈琳落入曹操之手。陈琳心想:当初我把曹操的祖宗都骂了,这下子非死不可了。然而,曹操不仅没有杀陈琳,还委任他做了自己的文书。曹操还与陈琳开玩笑说:“你的文笔的确不错,可是,你在檄文中骂我本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骂我的父亲和祖父呢?”后来,深受感动的陈琳为曹操出了不少好主意,使曹操颇为受益。

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在清理战利品的时候发现了大批书信,居然都是曹营中的人写给袁绍的。有的人在信中吹捧袁绍,有的人则表示要投靠袁绍。曹操的亲信们建议曹操把这些当初对他不忠心的人抓来统统杀掉,可曹操却说:“当时袁绍那么强大,我自己都不能自保,更何况众人呢?他们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于是,他下令将这些书信全部烧掉,不再追究。那些曾经暗通袁绍的人被曹操的宽宏大量感动了,所以对曹操更加忠心。而一些有识之士听说了这件事,则纷纷来投靠曹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有过能改,且不再犯。《尚书·伊训》中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话,是说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不应求全责备,因为检查约束自己的时候,也许会发现自己还不如别人。所以,要求别人怎么去做的时候,应该首先问一下自己能否做到。推己及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团结别人,共同做好工作。如果一味地苛求,就会什么事情也办不好。

齐国的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养士和贤达而闻名。他的门客多达三千人,普通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投其门下,他均会一视同仁,不分贵贱。可以说,他因养士而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国家。

有一次,孟尝君的一个门客与孟尝君的妾私通。有人看不下去,就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作为您的手下亲信,却背地里与您的妾私通,这太不够义气了,请您把他杀掉。”孟尝君说:“看到相貌漂亮的女子就喜欢,这是人之常情。这事先放在一边,不要说了。”

一年之后,孟尝君召见了那个与他的妾私通的人,对他说:“你在我这个地方已经很久了,大官没得到,小官你又不想干。卫国的君王和我是好朋友,我给你准备了车马、皮裘和财帛,希望你带着这些礼物去卫国,与卫国国君交往。”结果,这个人到了卫国并受到了重用。

后来,齐卫两国因故断交了,卫君很想联合各诸侯一起进攻齐国。这时那个曾与孟尝君的妾私通的人对卫君说:“孟尝君不知道我是个没有出息的人,竟把我推荐给您。我听说齐、卫两国的先王曾杀马宰羊,进行盟誓说:‘齐、卫两国的后代,不要相互攻打,如有相互攻打者,其命运就和牛羊一样。’如今您联合诸侯之兵进攻齐国,这是违背了您先王的盟约。希望您放弃进攻齐国的打算。您如果听从我的劝告就罢了;如果不听我的劝告,像我这样没出息的人,也要用我的热血洒溅您的衣襟。”卫君在他的劝说和威胁下,最终放弃了进攻齐国的打算。齐国人听说了这件事后都说:“孟尝君真是善于处事、转祸为福的人啊。”

待人接物,不能对人过于苛求。对别人过于苛求,往往会使自己跟别人合不来。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有讲道理的,也有不讲道理的;有懂事多的,也有懂事少的;有修养深的,也有修养浅的……我们不能总要求别人讲话办事都符合自己的标准和要求。真正的豁达大度者,当那些懂事较少、度量较小、修养较浅的人做了得罪自己的事情时,是能够宽容他们、谅解他们。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最豁达、最宽容的人乃是最善于谅解人、最通达世事人情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弟子子贡曾经请教说:“有没有这样一个原则,它是我们终身都应该遵守执行的。”孔子说:“有的,这就是宽恕。”宽恕的意思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另外孔子还主张: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也要帮助别人达到;不愿意别人以某种方式对待自己,自己就首先不要用这种方式对待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个简单而朴素的为人处世原则。它潜在地设定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我所不欲的,也是他人所不欲的。当然,这里面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己所“欲”也勿施于人。子贡有句话:“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就是“我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同时也不希望别人把他的喜好推及给我”。可现在,就有一些人或者所谓的专家、学者喜欢把自己的“原则”、“观点”强加给别人,以自己的视角观察所有人。

俗话说: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进一步说,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最后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因为你对其他人的所有行为以及你对其他人的思想,都会经由自我暗示的原则而全部记录在你的潜意识中,这些行为和思想的性质会修正你自己的个性,而你的个性相当于是一个磁场,会把和你个性相同的人或情况吸引到你身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不仅中国人自己喜欢,也是西方哲学家推崇的一句名言。在崇尚民主的西方社会,孔子这句充满了与人为善、善解人意的话自然赢得了他们的好感。但是在现在的东方,人们却往往希望以自己为中心,而忘记了孔子这句话的本意:如果是自己都不愿意去做、不愿意接受的事情,那就更不要强加到别人的身上。在日常生活中,时时都会出现如何要求别人以及怎么对待自己的问题。待人和律己的态度,可以充分反映一个人的修养,也是决定能否与人和善相处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你自己都不喜欢的事情,别人也肯定不会喜欢,如果你非要强加到别人身上,对于对方来说当然也是无法接受和容忍的。按照孔子的理论,只有一视同仁,才能做到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都能与人很好地相处,而不会招致怨言。

在日常生活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体现在做事时能多为别人着想,为对方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上。肯尼斯·吉德在他的一本叫《如何使人变得高贵》的书里有这样的话:暂停一分钟,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你对有些事情兴趣盎然,对另外的一些事情却漠不关心?这样你将会知道,世界上任何人都有他感兴趣的事情,也有他漠不关心的事情。感兴趣和漠不关心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你能站在别人的立场多想想,就不难找到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因为你和别人的思想沟通了,彼此就有了理解的基础。

一个人如果只考虑自己,只为自己着想,那么这个人一辈子也交不到朋友。但是只要这个人开始对别人的事情感兴趣,对别人付出爱心,就会形成一种吸引力,就能吸引周围的人与其结交成朋友,这样原来的相斥就变成了相吸。自私地只想到自己的人,以及不愿意成人之美、不为他人着想的人,都是不会获得朋友的。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把自己都不愿意、不喜欢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要求别人接受。这就好比一个人去买衣服,买到手后又觉得式样已经过时,颜色也较灰暗,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便将其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身上似乎存在一种排斥感,不管他到什么地方,人们都会很快离他而去。这些人自己往往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他觉得自己什么都很好,应该能和人很好相处。可情况往往是,那些“不如”他的人能受到大家的欢迎,而唯独他不能,这让他很费解。其实这种人是没有觉悟到,自己不受人欢迎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自私,什么都只先想到自己,从不肯多花时间为别人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