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话说世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雅典学院

佛罗伦萨的召唤

拉斐尔,这位绝顶聪明的年轻画家和建筑师于1483年4月6日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他的父亲乔万尼·桑蒂是乌尔宾诺大公的御用画家,所以父亲便成了拉斐尔的启蒙老师。

15岁的拉斐尔在波伦亚画家的画室里学习,他勤奋地探索绘画的奥秘,能敏感地捕捉住美和艺术的真谛。

在拉斐尔16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乌尔宾诺,独自来到北意大利安布利亚地区的裴路基亚城,从师于佩鲁基诺。拉斐尔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色彩感觉与透视原理,绘画技巧相当成熟,才能已超过老师。一天,佩鲁基诺对拉斐尔说:“我不想让这个小地方束缚住你,你要到大师云集的佛罗伦萨去,你可以独立工作了。”这时拉斐尔才19岁。

在佩鲁基诺的引导下,拉斐尔跨进了佛罗伦萨的艺术世界,很快就融入到画家群里。他那讨人喜爱的外貌和善于自持的性格,立刻就开辟出了自己的艺术道路。

佛罗伦萨给了拉斐尔从未有过的艺术教益。他急切地吸取着大师们作品中的精华,他以一个学生的姿态对待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他充分利用佛罗伦萨能提供给他的一切:他研究解剖学、观察大自然和新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他对生活、对人、尤其对女性和母亲更加充满感情和爱,他既崇拜达·芬奇,也尊重米开朗琪罗,他要把佛罗伦萨的全部艺术精华变成自己的营养。

21岁的时候,他画的《圣母的婚礼》,既借鉴了老师又超过了老师,流畅的线条、优美的人物、形与空间的和谐以及纯净明丽的情调,都体现着他早熟的天才,并预示了他后来的发展。

陨落于罗马

在拉斐尔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羽翼渐丰的时候,他想到罗马去一显自己的才能,让世人看一看谁是当今意大利最优秀的画家。

此时刚满25岁的拉斐尔接受了罗马教皇的邀请,到梵蒂冈宫的签字大厅,他要在这里绘制一幅壁画,这就是《雅典学院》。

拉斐尔天才的成就引来繁重的订画任务,这是拉斐尔的光荣,也是他的悲剧,太大的名望终于把他压垮了。1520年4月1日,他病了。

医生为他诊断病情以后摇着头说:“亲爱的大师,您从年轻时候起就过着过于紧张的生活,现在受到报应了。人们都知道艺术家是一些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他们不吝惜生命,而是让生命去燃烧。”

4月6日,拉斐尔去世了。他死后的荣誉将永远存在于他的作品之中,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

圣母画像的着笔者

如果一定要用几个字来形容拉斐尔,那就是和谐、圆融、愉快、优美、温和。这种特质,当然也影响着他的画风。我们可以从拉斐尔的圣母像中深刻感受到这一点。

拉斐尔是西方美术史上最擅长塑造圣母形象的大师。他那一系列圣母像,把感性美与精神美和谐无间地统一起来,从而传达出人类的美好愿望和永恒感情。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数不清的天主教主题绘画和其他神话及世俗主题的绘画,而其创作的众多美丽的“圣母画像”则更是世人为之倾倒的艺苑奇葩、画坛绝笔。

拉斐尔的圣母像被艺术评论家们誉为“真正是不朽的作品”、“是对人类的想像力的创造”,在世界绘画史上享有盛名。在他一生中,所画的圣母画像不下42幅。这些“圣母像”已不再是中世纪绘画艺术所表现的消瘦、痛苦、呆板之模样,也不像威尼斯画派笔下那种放荡、轻浮、随便之极端,而是显出恬静、安宁、慈祥、贤淑、秀美的神态,既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遐想,又能使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西斯廷圣母》为拉斐尔圣母像中的代表作,它以甜美、悠然的抒情风格而名扬遐迩。这幅画是教皇朱理亚二世送给皮亚琴察西斯廷教堂黑衣修士的礼品,拉斐尔受托而为这一教堂的祭坛作画,因此有《西斯廷圣母》之名。

画面表现圣母抱着圣子从云端降下,两边帷幕旁画有一男一女,身穿金色锦袍的男性长者乃教皇西斯克特,他向圣母圣子做出欢迎的姿态。而稍作跪状的年轻女子乃圣母的信徒渥娃拉,她虔心垂目,侧脸低头,微露羞怯,表示了对圣母圣子的崇敬和恭顺。位于中心的圣母体态丰满优美,面部表情端庄安详,秀丽文静,趴在下方的两个小天使睁着大眼仰望圣母的降临,稚气童心跃然画上。拉斐尔的这幅名画对美丽与神圣、爱慕与敬仰的把握都恰到好处,显示出高雅、柔媚、和谐、明快的格调,因而使人获得一种清新、纯洁、高尚、升华的精神享受。

哲学的最高境界

拉斐尔是塑造圣母形象的大师,但是除此之外他还塑造了体现哲学最高境界的《雅典学院》。

在那个时代,拉斐尔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一样,身处喜爱艺术文化的教皇朱力阿斯二世的威严之下,但是温和的拉斐尔却跟朱力阿斯二世处得很好,随后的利奥十世,也最喜欢拉斐尔,他是个人见人爱的年轻人。

在拉斐尔25岁的那年,教皇朱力阿斯二世为了赞颂自己,把最优秀的画家、雕刻家、建筑家都请到罗马来为他服务,当时,米开朗基罗正在为他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

在佛罗伦萨的拉斐尔接到罗马送来的圣旨:教皇想尽快在梵蒂冈见到拉斐尔,以便他与罗马、意大利最优秀的艺术家一起,为美化罗马而工作。不久梵蒂冈的画家们被告知:除了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之外,其余的画家们全被辞退了。教皇认为罗马只要有这两位大师就足够了。

拉斐尔就在梵蒂冈宫的签字大厅,开始了他的传世之作。

这种庄严肃穆的场所,壁画内容该画什么呢?拉斐尔与教皇、学者们交换意见许久以后,决定依据诗人德拉·欣雅杜尔的诗来配画,以歌颂神学、哲学、诗歌、法学为内容。

拉斐尔在四面墙上画了4幅壁画:神学的“圣礼之争”、哲学的“雅典学院”、诗歌的“帕拿巴斯山”、法学的“三德”。

杰出的拉斐尔把希腊、罗马、斯巴达以及意大利的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聚于一堂,巧妙地组织在宏伟的3层拱门大厅内。他把这些不同时期的人全都集中在一个空间,让这50多位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荟萃一堂,自由热烈地进行学术讨论,表现自己笃信人类智慧的和谐、并对人类智慧的赞美。

拉斐尔很聪慧地把不同人物,按其个别的思想特点,以最易让人理解和感受的方法绘画出来。画面构图宏大,视觉中心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围绕这两位大哲学家画了50多个学者名人,各具身份和个性特征。他们代表着古代文明中7种自由学术: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和天文。画家借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过去文明的赞颂,对未来发展的向往。

欣赏此画,如同进入人类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这个思想领域是由柏拉图及其弟子亚里士多德的争论展开的。他们两人从遥远的历史走来,边走边进行激烈的争论。从一上一下对立的手势,明显地表达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分歧: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唯物主义。

而两边的人物成众星捧月分列两旁,表情动势向着两位争论的学者,有的注目倾听,有的用手势欲表达自己的看法,强化了画面的中心。

左边穿白衣、两臂交叉的青年是希腊马其顿王亚里山大,穿绿袍转身向左扳手指的是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斜躺在台阶上的半裸着衣服的老人是古希腊犬儒学派哲学家狄奥吉尼。

下一层的人物分为左右两组,其中有著名历史人物,也有当时的现实人物:左边一组中,站着伸头向左看的老者是著名的阿拉伯学者阿维洛依,在他左前方蹲着看书的秃顶老人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在他身后的白衣少年是当时教皇的侄子、有名的艺术爱好者乌尔宾诺公爵。

右边一组的主要人物是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得,他正弯腰和4个青年演算几何题。右边尽头手持天体模型者是天文学家托勒密,以及其他一些人物。

整幅壁画洋溢着浓厚的学术研究和自由辩论的空气。所有的人们都是那样毫无拘束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和个性在进行活动,享有充分的自由。各种人物的活动和动态,都是统一在一个为探求科学真理而自由争辩的崇高主题之中。

画中,拉斐尔不仅塑造了那些思想家的典型形象,揭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精神面貌,而且在构图上还巧妙地利用建筑的特点,把画面上背景建筑物的透视和前面真实建筑物的半圆拱门连接起来,扩大了壁画的空间效果,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宽敞、壮丽。

如果说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是在颂扬人的无限强大的意志和创造力,那么,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便是唱出引人自觉和清醒理智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