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则3:找到领先的路径
区域型白酒企业领先的本质与路径就是要在一个足够精准的价位带或一个小到足以驾驭的区域市场里,让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数一数二的位置。
如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高,而且不得不与更强大、更有实力的对手竞争,就必须制定清晰的进攻策略、聚焦范围更小的市场、聚焦强势对手不主导的价格带,集中优势资源,创造第一,消费者才能对你有深刻的认知,选择你的品牌或者产品,你的市场地位就会提高,成功的概率也就更高了。
按照市场范围与市场份额的双重标准,企业可以划分为强龙企业(市场范围大、市场份额高)、地头蛇企业(市场范围小、市场份额高)、地龙式企业(市场范围大、市场份额小)、熊猫式企业(寄居一角,靠特色生存)。
最可怕的是地龙式企业,属于广种薄收的“靠天收”模式。熊猫式企业属于隐性发展企业,虽然市场不大,但是具有特色、消费群体固定,依然能活得有滋有味。这类企业属于家族特色企业,因“唯一”而成就“第一”。
所以,未来白酒企业的战略发展路径:一是价格带为王,你是否在某一个价格带上绝对占领消费者心智;二是区域为王,在你所在的营销区域取得王者地位,成为大市场的强龙,小市场的地头蛇;三是特色生存,因“唯一”而成就“第一”。
一、努力做到局部市场第一
如果企业的整体市场份额不能排在第一位,就要收缩局部市场直到成为第一为止。哪怕营销单元缩小到乡镇市场,也要做到市场份额绝对第一。
小角楼酒在某些乡镇市场
我们在为安徽的一家酒厂提供服务时,发觉四川的小角楼在某个县的一些乡镇市场做得非常好,几乎处于垄断地位。
调研发现,做小角楼酒的经销商由于实力不强,厂家支持力度也不大,很难直接从县城开始操作市场。因为直接从县城操作需要投入很多资源,小角楼酒的经销商,只选择一个人脉关系丰富的乡镇市场,从中低端酒着手。由于产品没有知名度,缺少资金做广告,小角楼酒的经销商采取先赊销、卖完付款的策略,而且在操作过程中,频繁举办免费品鉴活动,以及根据酒店终端老板的心思,给予独家经销产品的资格,大大提高了客户主推的积极性。
不出6个月,小角楼的产品在这个乡镇市场的销售势头很旺。然后,这个经销商就选择一个比较大的镇,在当地找了一个分销商,借助分销商的网络和资源,着手操作第二个乡镇市场。由于乡镇市场的辐射和影响,许多终端主动找小角楼酒的经销商合作。
看一个企业营销是否有力量、是否能可持续发展,不在于销量大小,而在于有多少其同类别排名第一(同一价格带、同质量的市场)的市场。企业发展不是简单的销量扩张,而是不断扩张销量第一的市场。
二、争取在某个价格带上成就王者地位
聚焦具有竞争机会或竞争优势的某个价格带,做到第一,消费者只要消费这个价格带的酒,就能想到你的产品,你就成功了。
任何品牌一旦在某个价格带绝对占领消费者心智资源,成为这个价格带的领导者,就能不断地为企业带来巨额增量与可观利润。所以,在市场竞争中,找到对手没有主打的价格带,倾力打造这个价格带,做这个价格带的领导者并且保住这个价格带才是王道。
在合肥,如果消费35~40元的酒,消费者大多想到的是正一品文王贡酒。但是文王贡酒并没有真正重视这个价格带,而是各个产品线发力,这个价格带的优势地位逐渐丢失。
我们永远不要轻视价位的力量,宣酒在一个价位上(60~70元)就实现每年100%以上的增长,所有的企业领导者都要记住,等着企业吃的那个价位的蛋糕很大,不要东张西望、贪大贪全。迎驾在安徽市场就没有保住银星、金星的强势地位。迎驾银星本是安徽市场60~80元价格带的强势品牌,但是在各个市场受到宣酒和种子酒的不断冲击,却把重心转移到更高生态年份酒上,结果生态年份酒并没有取得显著成绩,而银星销量也快速下滑。
未来酒类企业的竞争,最后规模性生存下来的企业,从全国范围内看是强龙企业,从区域看可能是地头蛇企业。而地头蛇企业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区域地头蛇企业在其他区域也变成地头蛇企业,最后成为全国性的强龙企业。
迎驾在江苏的价格带策略
业内人都知道,由于苏酒的崛起,曾经风光的徽酒在江苏市场全线溃败的情况下,迎驾酒业依靠迎驾三星(零售价约为40元),依然获得数亿元的市场份额,牢牢锁住了这个价格带。
在江苏市场,以洋河、今世缘、双沟为核心的三大品牌把竞争的焦点集中在60元以上的产品,留有很大的空间给外来品牌。35~40元的价格带,对它们来说根本不是主流的价格带。但是,35~40元的产品在各个市场的销量汇集起来,不能不让苏酒为之震撼。
洋河崛起
随着盘中盘模式营销成本的增加、一线名酒价格势能的释放,以及消费水平的整体提高,200多元开始成为江苏市场新的价格势能区间。
洋河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战略先机,在2003年,洋河在价格上抛离徽酒已经占位的88~108元主流价位,推出终端价格168~228元的以海之蓝为代表的洋河蓝色经典系列产品。2006年,洋河蓝色经典成功占位。蓝色经典抢占的价格带有效规避了渠道消耗战,带动了其他产品的成长。2007年,洋河蓝色经典抢占的价格带开始释放巨大张力,实现了营销额度的大突破,达到23亿元。2010年,达到75亿元。洋河蓝色经典成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价格战略定位,以海之蓝的价格区间满足拉升后的消费需求,并持续培养扩大这部分消费需求,成为当地的主流消费标签,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带动了天之蓝、梦之蓝的销量。
三、大本营市场真的为王了吗
有本土市场(家门口市场)的企业是幸福的企业,然而,很多企业并没有把幸福最大化,吃包子一定要先吃好咽的,用最直接的力量让本土市场获利最大化无疑是最好吃的包子。
本土市场是唯一能够做到全价位、高占有的市场,不停挖掘本土市场潜力是企业生存的不二法则。许多企业往往意识不到,不知不觉中就在本土市场丢掉了几千万甚至于上亿的销售份额,却在外埠市场辛苦作战、盲目扩张,得不偿失。
看上去像第一才有可能是第一,本土市场的资源投入相对于竞品一定是第一的、压倒性的。不用担心赚不到钱,投入产出一定比外埠市场低。也就是说,在本土市场,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必须取得绝对垄断地位,不给对手任何机会。
在平顶山市场,餐饮、商超渠道、团购、名烟名酒、流通五大渠道,宝丰的系列产品从原来的年份酒、大会堂特制宝丰酒、国标酒、39度防伪宝丰酒、特供宝丰大曲系列产品到新研发的核心战略品牌“国色清香”系列产品等,全面涵盖了千元以下所有主流价格区间,目前已经实现市场的深度覆盖并成为平顶山市场的第一品牌。
口子窖投入很多人力、财力、物力在异地市场开疆辟土,回报也不是很乐观。而自己的家门口市场或周边濉溪、萧县等市场,却成了种子酒、迎驾、古井、宣酒、高炉家重点侵蚀的市场,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种子酒仅仅依靠祥和种子酒与柔和种子酒就在淮北、萧县创造了过亿的销售额。
目前,白酒行业由快速成长阶段进入成熟转型阶段。在快速成长阶段的销量领先并不代表企业根基很稳,成长期争夺增量不需要很深的市场根基,成熟阶段争夺存量主要看谁的根基深。大佬级企业如果在成熟洗牌期不能成为某个价格带的王者或者多个区域市场的地头蛇,同样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