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名家谈语文(教学名家系列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我看小学语文教学(2)

我庆幸在我上学的年代没有家庭作业,所有的晚上、周日、寒暑假都是属于自己的。

学语文是个慢功,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在上学期间,和同学比,虽然作文水平稍高一些,但那时的我远不能与今天的我相比。

所以,优秀的语文老师,有远见卓识的语文老师,都有自己的课程,他们的眼睛绝不只盯着一本语文课本。山东潍坊的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浙江富阳永兴学校陈琴老师的“素读”,还有山东潍坊李虹霞老师的“统合”教学,都突破了原有课程的格局,推出了自己的教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成果。

请看韩兴娥老师班的一位叫魏榕的学生写的《书名联串》——

《大卫·科波菲尔》诞生在《呼啸山庄》,《母亲》的去世使他成了《雾都孤儿》,他在《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经历了《罪与罚》,付出了《孤星血泪》,逐渐对这个《悲惨世界》产生了《傲慢与偏见》。后来,《堂吉珂德》成了他的《漂亮朋友》,他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红与黑》《阴谋与爱情》以后《复活》了。懂得了《热爱生命》,明白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懈地《追求》,使他终于成为《英雄恺撒》式的人物,并由此赢得了《上尉的女儿》的爱情,在《神奇的花园》,他接过《珍妮姑娘》送来的《麦琪的礼物》,满怀《理智与情感》,参加了《青年近卫军》,开始了新的《一生》。

“窥豹一斑,亦足见其大矣。”仅由此,我们就完全可以想象出什么是“海量阅读”。

著名学者陶继新先生说:“有了一定的文化积淀,写作就有了话语基础,就不再成为困难之事。现在很多学生,包括一些教师,之所以写起文章来捉襟见肘,关键是读书不多,特别是读经典不多。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如果拘泥于教材文本,肯定教不出有水平的学生来。只有在学好课文的同时,又‘海选’一些经典进行诵读,才能真正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站在韩兴娥、陈琴、李虹霞面前,我顿觉自己矮小。我在反思:我的那么多追求完美的公开课,在某些方面对大家是不是误导?

守住小学语文教学的“常”。

“常”是什么?“常”是不变的东西,是规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哪些是不变的?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是不变的,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是不会变的。

全国中小学的学生书写、阅读、写作水平有多少达到或基本达到要求的?30年前,吕叔湘先生说“大多数不过关”。如今呢?依我看还是“大多数不过关”。不说别的,有多少学生能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有多少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线的老师心里有数,但各级教育的领导者、研究者,有多少心中有数的?不敢说。不从实际出发的教科研,“研”出来的东西终究是一纸空文,没人理会的。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教科研课题才是有价值的。

语文教学为什么一直为人所诟病?就是没守住“常”,没按规律办事。

写字的规律是什么?是描红、仿影、临帖,而且要天天描红、仿影、临帖。无论是硬笔字、软笔字,概莫能外。新中国成立以来,谁按照这一规律去指导学生写字了?目前看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这样编排了,使用苏教版小语教材和与之配套的“习字册”的小学生这样做了。实事求是地说,江苏小学生写的字比十年前大有改观。

教朗读的规律是什么?是“跟我读”(台中师范学院王财贵教授语),是让学生听老师读、跟老师读。老师读不好,反复听别人的录音也可以。和音乐老师教唱歌一样,要范唱、领唱。教低年级小朋友,必须领读。不要怕某些理论家讥笑我们“抱着学生走”。该抱不抱,是不负责任。

教作文也有规律可循,这就是“读写结合”。读是基础。书,是最好的作文指导老师,每篇文章都在告诉你怎样写作文。因此,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包括朗读),重视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同时要关注表达。要“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课标语),重视课外的阅读。课外阅读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我们的古人对语文教学的规律已经摸得很透了,“熟读、精思、博览、多做”是古人对语文教学规律的高度概括。毛泽东同志当年曾批评过“言必称希腊”的教条主义者,但至今还有人“言必称希腊”,把老祖宗忘掉了。山东的郭宗明老师直言:“现在我们在语文教学上搞不过古人。”我同意他的说法。虽然时代不同了,但古人的好的经验我们没有很好地继承下来,也是事实。

当前,关于语文教学的提法不少,“颠覆”“革命”“转身”之类的词语屡见报端。其实,“常”是颠覆不了的,正如日出日落,四季交替,是和“不以尧存,不以桀亡”的道理一样的。

不可、也不能改变的,要守住;规律,要遵循。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并似乎明白了,李大钊为什么取字“守常”。

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老师。

做小学语文老师不易。不能只看文凭,得有真本领。我曾听过一位研究生的实习课。一看他板书的课题,再听他范读课文,使我对“文凭不等于本领”这句话更深信不疑了。不能怪年轻的大学生,这是师范教育的悲哀。师范院校的导师、教授们“导”出了这样的“研究生”,不知有何感想。是的,追根溯源,小学语文老师要有比较好的语文基本功,即我们平时说的“看家本领”。比如书写、朗读、表达(口头的和书面的)等方面,都要有扎实的功底。此外,还要有一定的理论修养。你既然选择了师范教育,就得去修炼。这是工作的需要,也是生存的需要。

但做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仅有这些还不够。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得是个“文化人”,以“文”化“己”。这个“文”主要指读书。不读书正如黄永玉教授所说——就“没有消化生活的胃”。语文老师不读书,别说“消化生活”了,就连一篇课文也“消化”不了!一开口、一动笔,甚至一投足,就知道这个人是不是读书人。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话语方式、思维方式,甚至言谈举止,以至心灵状态。读书同时读自己,明理导行、学以致用是我们读书的最重要的目的。职业要求语文老师必须是个读书人,成为终身阅读者。“文化人”的另一个方面,是以“艺术”化“人”,语文老师要有点艺术细胞。如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细胞多的人,语文教学一定会充满灵性。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得是个“思想者”。列宁为什么那么欣赏罗丹的雕塑——“思想者”?为什么建议“同志们,都要看看罗丹的‘思想者’”?我以为他是想让我们学会思考。大到教育,小到一个字词教学,我们都要思考。教一篇课文,开展一次活动,事前要思考,过后还要思考,这样才能把课上好,把活动开展好,“前思后想”(尤其是“后想”)才能长心眼、长智慧。把“思考”所得形诸文字,可以使思考更缜密、更深刻。一定要动笔写东西,并养成习惯。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应当善于与人交流。多与同事交流,如果“谈笑有鸿儒”,常与专家交流更好。经常读书、读杂志、读报纸也是与别人交流的形式。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使你茅塞顿开。交流是一种便捷的、常常会使人顿悟的一种学习方式。不然为什么人们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在教学中,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人人去摘跳一跳才能摘得到的桃子。例如,字,会写的,且写得规范了,一定不要再写了;对书已读得很多、作文写得很好的学生,就要动员、启发他们多“玩”。对学困生,就要耐心、细心地指导、鼓励他们多朗读,吸纳语言、培养语感;多读课外书,开拓眼界,扩大知识面;一些难做的作业不妨搁在一边。老师要珍惜每位学生的宝贵时间,“少做题,多读书”(课标语)才是正道。

许多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之所以失去了兴趣,其一是老师讲得多,分析得多。一篇好端端的感人的课文,一分析,便味同嚼蜡,学生怎么能喜欢?其二是作业多,学生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能不痛苦吗?能不讨厌语文吗?钱正权老师向我讲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他上小学五年级的外孙女问:“外公,您认识沈大安吗?”“认识呀!你问他干什么呢?”“我们班的同学恨死他了!”“为什么?”“他编的语文练习册把我们害苦了!白天做,晚上做,双休日还得做,一点玩的时间也没有了。”原来,杭州市小学语文练习册上,都印有“沈大安主编”的字样。唉,沈老师当初为什么答应挂这个“主编”的头衔呢?

写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了陈琴、韩兴娥、李虹霞等老师,为她们让学生读书不做练习册叫好!还想起了吉林省吉林市的杨巧云老师,她教的一班学生,六年来只做了两件事:读书,写日记。毕业会考时,全丰满区3000多名小学毕业生,前17名都是她班的。她班的作文成绩特别优秀,非他人能比!语文能力哪儿来的?是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形成的,不是教出来的。靠读书长大的孩子,生命有根!有“根”的孩子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更不怕考试。

每个学生都不是盛知识的容器,他们是“人”。人需要尊重,需要爱的呵护,需要鼓励,需要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他们需要玩,需要活动,需要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语文课本里有人文性,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语文书里的人文性。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了美好的憧憬和追求。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应该在这里。

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

作者简介:

于永正,1941年生于山东莱阳。196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校。1985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各种教育刊物上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教海漫记》《于永正与五重教学》《于永正文集》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