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国内集成电路发展现状
集成电路对国民经济的倍增作用已被人们充分认识,它对各行业的影响可表示为:IC业、电子整机业、应用服务业的比为1∶10∶100。有关资料表明,集成电路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远大于其他产业,例如,钢铁对国民生产总值(GNP))的贡献率为1,汽车对GNP的贡献率为5,彩电对GNP的贡献率为30,计算机对GNP的贡献率为1000,而集成电路对GNP的贡献率为3000,发达国家GNP增长的65%与IC相关。尤其集成电路高级产品—芯片,它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国家的“工业粮食”,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芯片1元的产值可带动相关电子信息产业10元产值,带来100元的GDP,欧美发达国家也纷纷将芯片产业列入国家战略产业。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由7个芯片生产骨干企业、十几个重点封装厂、几十家设计公司、若干个关键材料及专用设备仪器制造厂组成的产业群体初步形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和电路封装三业并举。在地域上,呈现相对集中的布局(苏浙沪京津粤闽地区),据报道2004年我国(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在销售增长方面排名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在产业链接环节中,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销售额规模在2004年成倍增长,全年规模突破100亿元达到181.24亿元,同比增长190%。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龙头的集成电路设计业,在2004年国内集成电路设计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1.5%,规模达到81.5亿元。封装测试业方面全行业全年销售收入的同比增长达到15.8%,规模接近300亿元。
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近几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一些优势企业的竞争力开始显现。以增长最快的设计业为例,2011年,IC设计业销售额达到473.74亿元,同比增长30.2%;2012年,我国设计企业前10家的销售额总和达到231.17亿元,比2011年增加29.7亿元,10家企业的销售额总和占全行业销售额总和的33.97%,比2011年(31.76%)增加2.21个百分点。但是,与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比较,仍然存在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竞争力差的情况。打价格战还是主要商业策略,“正向设计”依然未形成主流,基础能力提升不快的状况仍未改观。全行业的销售额总和有可能还低于世界排名第一的设计企业销售额。近十几年来,我国大陆境内IC制造生产线快速增加,“十·五”期间增加了16条,“十一·五”期间增加20条,大尺寸线在总量中所占比例也逐步上升。2011年,虽然芯片制造业同比仍有8.9%的增速,规模达到486.91亿元,但销售收入增速出现明显回落。目前,国内芯片制造厂有近50家,具有200mm及300mm的纯芯片代工企业已有7家,即中芯国际、华虹NEC、上海宏力、海力士-意法半导体(无锡)、和舰科技、台积电(上海)、上海先进等企业,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企业群体和生产能力。中芯国际目前可提供40/45nm工艺技术,可与国际基本接轨。但除了这几家先进的外资或合资企业外,其他大多数生产线的盈利能力都不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大陆境内IC制造生产线快速增加,但其投资主体多为外资转移的生产线或中外合资合作,并非国有控股,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支撑缺失。国防军用IC开发可控绝对是有必要的。军品所需的安全性、及时性、高可靠、抗极端环境等要求是“委外代工”或“民用代工”无法达到的。在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三大生产环节中,封测可能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部分,也是最靠近市场的后端生产环节。因此,国(境)外封装测试代工企业大量地将其封装产能转移至中国大陆境内,直接促进了我国封测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2010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规模为1440.2亿元,其中,封测业销售收入规模为639亿元,占集成电路产业总销售收入的比重约为44%。
引用邓中翰院士的观点,近几年尽管我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我国每年进口芯片仍然高达两千多亿美元。在2013“两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也曾以芯片业进出口状况为例,感叹中国仍然缺乏关键科技技术。2014年初,根据海关总署在1月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为2322亿美元,比2012年同期的1724.99亿美元增长了34.6%;逆差达到1441亿美元,较2013年同期的1391亿美元扩大了50亿美元,连续第四年扩大。而同2013年相比,2014年虽然中国原油进口量继续大幅增长,但进口额度只有219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5%。这也说明,2015年我国芯片进口额度与石油进口额度的比例也在进一步扩大。有人预计,2015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出口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其中芯片进口将突破2000亿美元,贸易逆差仍接近15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