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大分流”视域下的清代经济发展模式(英文版)
倪玉平更新时间:2024-12-28 13:22:00
最新章节:Appendix D Calculating China’s Historical Economic Aggregate: A GDP-centered Measurement*(1)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试图探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清朝中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其经济发展道路是独特的还是相似的问题。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分析了马尔萨斯奇迹发生之前的清代人口膨胀及其对策。第二章以主要商品的市场流通量和关税记录,估算19世纪上半叶的商业总产值。关税收入随时间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19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上升趋势和社会制度的加强。第三章集中探讨清朝财政制度的变迁。第四章分析清朝咸同年间的政府借贷活动。第五章分析了清朝1823年大水灾的情况。结论部分对现有的历史GDP研究和大分流研究进行批判,强调利用第一手史料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帝国晚期的中国是相当特殊的国家,有着很强的传统和独特的文化传承,但这种独特并没有强烈到让中国可以违背普适的政治经济规律。清代中国仍然是一个非常相似的国家,仍然遵循着普遍农业国家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道路,一些西方国家早已完成,一些国家则直到现在还在完成过程之中。
品牌:清华大学
上架时间:2023-10-01 00:00: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清华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倪玉平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德国商业200年
本书通过追溯德国商业史上众多重要人物与事件,展现了德国工业经济从19世纪初开始发展并崛起的历程。从19世纪初农业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开始,到19世纪中叶乔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推动建立德意志关税同盟,再到20世纪初的工业化高峰,本书深入剖析了德国商业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书中不仅讲述了著名企业家的故事,如点书成金的莱恩哈德,还介绍了现代德国工业巨头如库卡集团在工业4.0时代的转型与发展。通过对德国商业史的经济14.4万字 - 会员
中国经济史评论(2018年第2期/总第8期)
《中国经济史评论》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主办,内容涉及经济史理论与方法、中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诸方面,以及中外经济史论著评论与国外经济史理论评介,专题研究成果述评与国内外经济史研究前沿或研究动态的报道,等等。本书鼓励经济史学者在研究中挖掘新资料、运用新方法、提出新问题,深入剖析历史上诸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对经济史重大问题的理论探讨与经济史前沿问题的研究。经济15.7万字 - 会员
货品易代:古丝路的衰落与新商道的开辟
本书立足于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中国与海外大宗外贸商品的更新换代,讲述舶来舶去品的涨落兴替,尤为注重研究一件件“具世界意义”的货品的流通,通过对丝绸、棉花、茶叶、花旗参、檀木、皮毛、鸦片等大宗货品易代的考察,不同地区之间的文明形态转进得以次第呈现。经济57.1万字 - 会员
近代中国商道列传
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日升昌、卢九家族、太古集团、英美烟草公司、美商上海电力公司、广九铁路、汇丰银行,作为近代企业的杰出代表,在近代那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与政府、官员、民众、外国势力进行了激烈的博弈,留下了深深的商业印记。商学院学者刘威汉从其“商道”出发,书写了一段激荡的大历史,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商业评论。经济17.7万字 - 会员
宋代淮南地区经济开发若干问题研究
本书选取宋代淮南地区经济开发进程中的水利、漕运、盐产为着眼点,对淮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加以考察,并选择淮南地区的泰州作为个案进行研究,试图揭示宋代淮南地区经济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贯穿线索。经济13.4万字 - 会员
嬗变之境:晚清经济与社会研究疏稿
晚清时期被称为“千年变局”,中国逐步被纳入世界体系之中。这一时期,思想、观念、制度和环境都逐步发生变化,巨变、缓变与不变交织一体。本书所关注的主题,始自“思想与观念”,继之“舆论与社群”,终于“制度与体制”,主旨在于瞩目晚清思想、社会与经济领域一种“嬗变之境”发生衍变的复杂走势,大致反映了本人踏入晚清史研究后的兴致所在。各篇研究风格虽有较大差异,且不乏粗疏陋见,但均系僻居乡野发覆学术过程中的所得所经济27.1万字 - 会员
法国商业400年
本书追溯了法国自16世纪以来的商业发展历程,展示了法国企业家精神如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塑造了法国乃至全球的商业格局。本书详细记录了法国从重商主义时代到后工业时代的转变,包括工业化时期的关键发展、世界经济大危机之下的重建、黄金30年的快速增长、全球化浪潮下的企业扩张,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继承与改革。书中不仅描绘了诸如施耐德、雷诺、香奈儿、迪奥等著名企业的兴衰历程,还探讨了法国企业家独特的“外圣内王”经济15.4万字 - 会员
计量经济史研究(第2辑)
本刊是计量经济史研究的园地,主要刊登中国计量经济史和外国计量经济史研究的论文,也欢迎专门做经济史数据挖掘与估算的论文。本刊意在探讨历史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崇尚从历史角度修正、补充和完善经济学理论的探索精神,为之努力的方向是推动学界深入研究经济史,发现经济学说暗含的前提假设与当代经济的差异,使经济史真正成为经济学的“源”而不是“流”。经济10.4万字 - 会员
唐宋经济拾遗
本书由两篇专题论文组成。两篇论文考察的都是唐宋家庭的继承问题:一般家庭留给子孙田宅财物,藉此传延血缘和门户,叫做分家或家产继承,是正篇“唐宋时期的分家方式”的内容;到了上层士族家庭,传承田宅财物的同时还要把祖传学问和优秀素质传延下去,藉此保持社会地位,表现为家学的传承,是续篇“家学传承与唐宋士族”的内容。两篇论文的论题也是合乎逻辑的延伸——从人的经济活动的考察进入到了人的自身素质的关注。附录的“求经济17.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货币简史:从贝壳金银到数字货币
在现代世界中,货币,无处不在。个人资产起落和大国政经博弈,都少不了货币穿针引线。读懂经济,必须读懂货币。要理解货币,就必须拨开噪音与误解,进入货币的历史长河中,寻找货币演变的真正逻辑。在《货币简史》中,青年学者徐瑾用5大模块、30个维度,从货币的基本理论出发,阐释了货币的本质。书中不仅回顾了货币从金银到纸币再到数字支付的历史变迁,还特别关注了银行系统和中央银行的角色,探讨了货币超发、通货膨胀以及货经济史12.1万字 - 会员
垄断与自由贸易之间:英国东印度公司(1600—1757)
本书运用了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社会学和比较社会学的方法,提出了“私人贸易”的概念,分析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组织模式,并对英国东印度公司与荷兰、葡萄牙东印度公司和法国等国的跨国贸易公司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探讨贸易网络动态、决策过程以及港口和组织背景,本书证明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什么是欧洲和亚洲之间贸易扩张的主导力量,她还揭示了18-19世纪,英国为什么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以及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关系如何发生经济史1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