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无地可依:后工业时代芝加哥的家庭与阶级
(美)克里斯蒂娜·J.沃利更新时间:2024-08-07 15:51:51
最新章节:文后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1980年,14岁的克里斯蒂娜·J.沃利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所在的芝加哥东南部的钢铁厂突然倒闭,接下来的几年里,近十万名附近的居民也将失去工作。30年后,沃利成为一名文化人类学家,她在《无地可依》中把人类学视角带回家,审视自己的家庭和整个美国蓝领阶层的命运,结合个人叙事和家庭照片,对“去工业化”的社会影响进行了细致的评估。通过描述家庭成员的努力奋斗和自己向上流动的故事,沃利揭示了在复杂的紧张关系之中美国工业衰退的社会景观。在其精辟的分析中,每个读者都可以了解为什么美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为什么向上流动从集体性转向个人化,以及哪些政策错误导致了这种困境。
品牌:三联书店
译者:张伊铭
上架时间:2024-01-01 00:00:0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数字版权由三联书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克里斯蒂娜·J.沃利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云南边境地区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
本书立足云南边境地区社会现实,通过研究边境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社会保障、社会组织、流动人口、公共安全、政府规模、教育等问题,深入探讨我国边境地区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的现状、特点、思路和对策,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促进边境地区社会治理创新,开展多元治理提供政策咨询和管理建议。社科20万字 - 会员
中国农村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
本书运用政治发展理论与社会治理理论,回顾了明清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人民公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并对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学理上分析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并从实践角度探讨了我国农村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社科15.2万字 - 会员
城乡中国基层治理:经验与逻辑
过去20年,中国城市化率以平均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中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的转型。尽管在这期间中国的基层社会出现了一波城市暴力兴起的大事件,但总体上保持了社会和经济秩序的稳定,这在某种意义上颠覆了亨廷顿悖论:现代性带来稳定,现代化却滋生着动荡。如何理解这一中国经验?本书尝试从基层的视角,从微观机制的角度,探讨亨廷顿悖论何以在城乡中国的治理图景中失效。社科19.5万字 - 会员
邻避治理:城市邻避风险的情景识别及应对
本书从构建的“中国城市邻避案例库”出发,在对300起邻避事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政府处置邻避风险的经验教训,聚焦邻避风险从生成、演化到防范、处置的全过程,提出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邻避风险治理体系,实现多元主体之间顺畅的风险沟通和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市邻避风险的顺利化解。社科20万字 - 会员
社会心态理论前沿
本书收集了10多年来社会心态理论探索中最重要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对推动社会心态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书中内容涉及社会心态的概念、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机制、社会心态的测量和指标体系、社会情绪的理论研究、社会心态与社会转型、社会心态与社会治理等方面。本书作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主,此外还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社会心理学专家。社科18.1万字 - 会员
师范教育的黄山钟鸣:以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12—1927)为中心
本书以政治和教育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以民国初年共和思潮与共和建制影响下地方师范教育的勃兴为研究对象,聚1912—1927年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安徽二师”或“二师”)的发展,由此分析民国初年共和政治与师范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社科11.9万字 - 会员
新时代社区治理创新:理论与案例
社区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治理方向不清晰、治理定位不准、治理能力不足、治理效率不高。伴随社区治理创新的不断深入,中国社区治理正在走上精细化、技术化和持续化的轨道。本书对新时代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社区治理持续创新的案例以及社区营造、精英治理、党建与社区基金嵌入等专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索,突出了新时代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新时代社区治理持续创新提供前瞻视角,并为其他地区的社区治理提供经验参照。社科15.2万字 - 会员
连线与断网:俄罗斯互联网国家治理研究
本书基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展示了世界互联网基础设施分布最广、欧洲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俄罗斯的网络发展与管理进程;借助历史事件,呈现了俄罗斯互联网治理的地缘政治环境、独特的“史前史”和鲜明的实用主义特性;分析了俄罗斯面临的“断网”威胁等挑战,进而剖析其实施“进口替代”、“黑名单”、网络反盗版、互联网主权立法等颇具争议的治理举措的动因与成效,探讨治理转向之趋势,展望中俄深化互联网治理务实社科30.6万字 - 会员
当代社会政策研究(11):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政策新方向
本书是第十一届中国社会政策国际论坛的参会优秀论文集。第十一届论坛以“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政策新方向”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从事与之相关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在我国社会政策创新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专家、学者以及实务界人士参与本次论坛,进行研讨与交流,并提出本次大会的共识。社科20.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阅读香港:新时代的文化穿梭
有人说,香港像一本书,一本深奥的书,同时又是一本充满着动感、读起来饶有趣味而又富启发性的书。所以,香港是需要“阅读”的。本书题为《阅读香港》,以介绍可供阅览的文献著作为主,使读者知道怎样从阅读入手,藉著文字和图册加深对香港的认识,当中既有基本书籍,也有经典著作,而尤注意近十年来的新刊,务求“与时并进”。这是一种“动态式阅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探索点要深,知识线要长,接触面要广,旨在可以同时照顾点社会学11.8万字 - 会员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初版于1795年问世,相比起《国富论》,该书更受斯密本人重视。全书共七卷,反复修订过五次,直至亚当?斯密去世前,都还在大幅修改此书,并将最后一次改写称之为对人世最后的告别。众所周时,《道德情操论》是一本道德哲学著作,但可能鲜少有人知道,其对于经济学的价值,更是无与伦比,可以说此书为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奠定了伦理基础。在书中,斯密首次提到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可以说本书为多年以后在《社会学11.7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十三辑)
本辑共收入十一篇文章,作者系长期从事社会工作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学者和专家,他们对贫困单亲妇女就业阻碍的产生机制,会所模式在精神障碍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社会救助的国际经验、困境与出路,专业社会工作之于社区服务的解读,残疾人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老年亲子关系与抑郁症状,国际移民、家庭分离与留守儿童,美国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专业角色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社会学17万字 - 会员
中国贫困人群的社工服务:“大爱之行”项目研究
本书是“大爱之行--全国贫困人群社工服务及能力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并重。书中研究团队基于对社工事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的反思,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编中的案例研究的内涵值得其他社工同行在开展研究及项目时借鉴及参考,而“大爱之行”项目实施所积累的经验也可为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和职能转移提供重要的示范的参考。社会学13.4万字 - 会员
新时代社区治理创新:理论与案例
社区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治理方向不清晰、治理定位不准、治理能力不足、治理效率不高。伴随社区治理创新的不断深入,中国社区治理正在走上精细化、技术化和持续化的轨道。本书对新时代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社区治理持续创新的案例以及社区营造、精英治理、党建与社区基金嵌入等专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索,突出了新时代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新时代社区治理持续创新提供前瞻视角,并为其他地区的社区治理提供经验参照。社会学15.2万字 - 会员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6年卷/总第4期)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是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海洋社会学学术理论集刊,集刊依托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在参会论文集中遴选优秀论文集结出版。本集刊办刊的宗旨是集中刊载、转载海洋社会学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学术性、前沿性的科研成果。本集刊作为我国海洋社会学的连续性集刊在国内学界属于首创,对我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有着开拓性意义。社会学1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