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见字如面
更新时间:2022-03-03 14:25:54
最新章节:亲子关系——孩子不是报仇的工具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书中收录了31封往来书信。这些信件来自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读者,她们从原生家庭、亲密爱侣、婆媳关系等角度出发,倾诉自己遇到的人生难题,将自身所处的困境与或烦闷、或抑郁、或纠结的心情与作者分享,以书信的方式展现真实的自己。作者在回信中针对提问,一一给与了解答。作者用专业的心理知识和生活的经验,理性而透彻地分析了各种负面情绪的根源,传授具体的对策,使那些受困其中的读者获得勇气和力量,恢复自信,过上幸福的生活。翻开这本书,看到他人,遇见自己。
品牌:竹石文化
上架时间:2022-01-01 00:00:00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竹石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文学佳作选:散文卷(2023)
本书精选了中国当代作家2023年发表的优秀散文,题材丰富、文笔自然优美,风格多样,紧紧围绕当下的主旋律,以文学的笔法来歌颂祖国、咏叹亲情、追思过往,主题突出,思想健康。书中所选散文,从发表就一直被公认为名篇,结集出版是为了展现中国当代作家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让读者得以领略中国当代优秀散文的风采。文学24.3万字 - 会员
一个人的风:《健民短语》增订版
本书是一本学术札记和随笔,以“健民短语”的形式,对一些书籍、作品进行评述,同时对一些人生问题进行思考。本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沉入词语”“书丛观象”“瞥见诗意”。作者力求以哲学在场的视角,摩挲书籍,观察世象,借此守望精神家园和人类本心。文字富于质感,用语独特,充满哲学意味,是一册容易引发读者再度思考的著作。文学24.9万字 - 会员
我在乡村做书店:先锋书店的乡村十年
2014—2024,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讲述在乡村做书店的十年心路历程。68张精美书店摄影,全景呈现“全球最美书店”的建筑美学。“我们做乡村书店这件事,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乡村书店是一扇窄门,但再窄的门也要朝里走,因为我相信那扇窄门正是我们要走的大门。”本书是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记录其投身乡村做书店的纪实散文作品,书写十年间在乡村的见闻和感想。2014年,一次偶然的碧山之行改变了钱小华做书店的轨迹文学5.8万字 - 会员
五姐
家族如何建设?家风如何传承?本书以一位豫东母亲“五姐”为视角,讲述了五姐和她的儿子——兰考籍知名企业家景柱以及景氏家族历史和家风传承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强调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对民营企业家来说,家风不仅是企业家品德修养的源头,也是企业家精神的成长基石。景柱作为知名企业家,不仅极具家国情怀,而且非常注重文学6.4万字 - 会员
青诗白话道真言
本书为苏青先生近年来原创的科学文化随笔集,收录的80篇文章涉及科学人文、科技文化场馆、专家学者、旅行札记、社会热点、情感世界等方面,绝大多数文章都包含至少一篇与内容高度融合的原创诗词或楹联,以体现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彰显历史感、时代感、大局观、全球观、知识性、趣味性。文学16.5万字 贾平凹作品集(11册)
贾平凹十一部作品横跨乡土魔幻、时代裂变与灵魂叩问,构筑中国当代文学的“秦岭山脉”。从《废都》到斩获茅盾文学奖的《秦腔》,从野性迸发的《怀念狼》到血色浪漫的《极花》,贾平凹用魔幻的笔锋解剖现实,以悲悯的视角追问永恒——在这里,遇见一个民族灵魂的震颤与回响。文学311万字- 会员
舍陂记(中国乡存丛书)
出生、成长于舍陂村,最后定居城市的江西作家陈纸以散文的笔触,深情回忆、书写了成长、离乡、归乡过程中亲身感知的故乡的疼痛与欢乐、艰辛与甜蜜、常与变,把深镌于脑海中故乡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餐一食、一器一物娓娓道来,每一个乡亲都有他的喜怒哀乐、每一株草木都有它的故事,鲜活而生动,刻画了一群鲜活的乡村人物、一个可知可感的中国乡村,作者为自己也为读者构筑了一个“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同时为乡土中国留存了文学12.7万字 - 会员
森林鹿王
本书稿是作家胡冬林先生的散文作品,讲述在长白山原始森林中马鹿群的故事。在长白山深处,强壮的鹿王被猎人追击,聪明的它利用冬眠的熊吓走了猎人,此后在鹿王和猎人的多次遭遇中,彼此斗智斗勇,最后猎人把鹿王逼到了绝境。可是鹿王不肯把自己的身体留给人类,自己跳崖自杀了。猎人在最后一刻,也对鹿王心生敬佩,选择放下猎枪。故事留给读者清新的阅读体验和深刻的内心思索,是一部优秀的自然文学佳作,适合青少年阅读。书稿配有文学4.1万字 - 会员
双向度的文学与生活
读书与人生,这两者,在本部学术随笔集中有机相融,互相佐证。生活的体察与文学文本触发的思索紧密相联。生活的问题到文学作品中去寻找答案,文学世界能够实现绝佳的救赎。包罗万象的文学里,可以有百科的知识、学理的探究,但文学的本质意义却是它所给予人的最柔软的关切与最深入骨髓的锐利。当人跌入谷底之时,它会是救命的德泽。本书意在指明文学与生活的双向影响关系,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心理调节与指导功能,可作为陪伴读者文学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