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零负担读懂3000年世界史:《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风靡全球著作(共九册)
(英)西蒙·蒙蒂菲奥里更新时间:2021-03-03 17:53:08
最新章节:权利说明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1.耶路撒冷的历史是整个世界的历史。它是一个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是拥有天堂和尘世两种存在的城市;它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惑人阴谋、虚构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的发生地。“讲故事的大师”西蒙·蒙蒂菲奥里依年代顺序,以三大宗教围绕“圣城”的角逐,以几大家族的兴衰更迭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作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以客观、中立的角度,通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塑造耶路撒冷的家族来呈现这座城市三千年的瑰丽历史,还原真实的耶路撒冷……全新增订版则在此基础上新增第54章《21世纪》等3万字内容、30张彩色插图,同时还有作者致中国读者的信。2.《大人物的世界史》是《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写给大众的世界史入门读物。历史不是由少数人决定的,但正是这些改变历史进程的人,构成了我们当今世界的面貌。从拉美西斯大帝、孔子到安妮·弗兰克、本·拉登,从国王、女皇、征服者、匪徒到先知、诗人、作曲家、哲学家,他们或高尚、勇武,有着独特的魅力、智力和创造力;或鲁莽、蛮横、残酷、无耻、近乎疯狂;或者,他们是这两者的结合,是英雄和野兽的矛盾体。历史学家西蒙·蒙蒂菲奥里以翔实的史料、独特的纪传体笔法,依时间顺序讲述了这100多位历史人物的故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从而构成了这部独特的横跨3000多年的世界史。3.《青年斯大林》是《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作者蒙蒂菲奥里历时10年,走访9个国家23座城市,掌握披露的权威档案,重述斯大林如何从鞋匠的儿子终成为列宁的左右手这一鲜为人知的成长历程,还原一部前苏联的史前史。蒙蒂菲奥里在《青年斯大林》这本权威著作中,以详尽的研究、一系列全新的资料,和仿若狄更斯附体一般的叙事技巧,跌宕起伏地讲述了一个多面、矛盾的斯大林形象。4.《书信中的世界史》收录100余封书信,包含情书、家信、外事交涉、战争宣言、和平方案等,它们封存人类生活和信念,成为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如果伊丽莎白没有写信向同父异母的姐姐“血腥玛丽”求饶,是否会有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如果盟军诺曼底登陆失败,艾森豪威尔将军会给盟军将士发去怎样的慰问?如果王尔德没有“鲁莽”地回应来自情人父亲的侮辱,他是否会快乐地度过余生?在发动“巴巴罗萨行动”的前夜,已经下定决心的希特勒写信给墨索里尼究竟是为哪般?……蒙蒂菲奥里聚焦每一封信所呈现的瞬间,还原历史的现场,让我们得以瞥见君王、女皇、将军、演员、作家、科学家、探险家、总统等的生活和思想。这些人物拨动历史的琴弦,他们所写下的书信有的高贵而鼓舞人心,有的令人不安;有些是卓越的文学范本,有些则很鲁莽;许多是充满情欲的,另一些则让人心碎……而正是由他们所组成的无数个体的选择,以及人类普遍的情感,推动历史前行。阅读这些作为档案、作为生命之即使呼吸的书信,我们可以更充分地理解过去,理解当下,并照亮未来的道路。
品牌:博集天卷
译者:张倩红 马丹静等
上架时间:2020-10-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浦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博集天卷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西蒙·蒙蒂菲奥里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江户时代日本人身份建构研究
本书以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援用政治学、历史学的相关理论,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宏观的视角与微观的视角结合的方式对江户日本人身份建构的思想根源、形成过程、内容和特点等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除“身份建构”“文化民族主义”“他者”等研究身份建构的常用概念外,本书提出了“我们认为”“风土”“文化的故乡”“风土的故乡”等分析身份建构的新概念,并用之于实际分析。本书认为,身历史64.8万字 - 会员
中世纪的西方精神生活
本书汇聚了于可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历史学视角剖析了中世纪西欧和中欧的信仰问题及相关思想运动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于可先生便是其中的领军人物。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基石,展现了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不仅标志着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新篇章,还聚焦于人们的精神生活,理性探讨了西欧社会的思想历程。本书的学术性和历史深度,对于研究相关问题及了解我历史25.2万字 - 会员
阿拉伯固有文化研究
阿拉伯传统文化是否等同于伊斯兰传统文化?相信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本书在阐释二者关系的基础上,以清晰的论述和简练的语言,就阿拉伯固有文化在阿拉伯文化传统中的地位、中世纪的阿拉伯文化成就了举世瞩目的辉煌历史、“豪侠”“宽容”“乐观”“务实”“调和”各特质与阿拉伯固有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对于了解阿拉伯文化有一定的助益。历史8.9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的日本研究(1981—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经国务院批准于1981年5月成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专门从事当代日本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和智库单位。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日本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值此日本研究所成立40周年之际,特组织本所各学科带头人并适当吸收所外专家,对过去40年来中国学术界有关日本政治、经济、外交、中日关系、安全、社会、文化、历史、思想九个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学科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在总结日本历史29万字 - 会员
理解和超越印度史学转向:走向历史空间理论
本书系作者由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部落社会理论视野下的印度现代早期农业社会研究”成果文稿修订而成。该书在当代国际学界印度史学转向的学术语境下,全面细致地考察了正统印度史学和新印度史学对印度现代早期农业社会和莫卧儿帝国的不同诠释,创造性地提出了历史空间理论。此外,作者还进一步深入考察了正统印度史学和新印度史学的历史性问题,从智识史的角度解析了正统印度史学和新印度史学产生的具体历史脉络。本历史23.8万字 - 会员
岐路徘徊:1918—1945年的奥地利
本书是一本奥地利近现代史的普及读物。在追溯了现代奥地利国家诞生过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1918年奥地利独立后是怎样从一个经济凋敝、政治孤立的阿尔卑斯山麓蕞尔小国,逐步成长为今天举世闻名的富足国家的经历。特别是书中生动记叙了自1933年起奥地利放弃了对德奥合并的幻想,不畏强敌、竭力抵御法西斯德国吞并的一段历史,对陶尔斐斯、许士尼格等几位奥地利近代史上著名人士的爱国事迹也做了详尽刻画。历史11万字 - 会员
碰撞与交融:希腊化时代的历史与文化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希腊联军统帅亚历山大挥师东征,开启了古代东西方文明首次大碰撞、大交流、大汇合的序幕。虽然亚历山大英年早逝,他的帝国迅即分裂,但他开创的希腊化世界却在从东地中海到印度河的广袤大地上延续了约三个世纪之久。面对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东方文明,希腊征服者不得不在保持自己政治统治和文化优势的同时,对当地的文化心存敬意,有条件地加以吸收、改造和利用,从而和部分希腊化的当地人一起创造了历史27.5万字 - 会员
帝国幻象:俄罗斯“国家形象”变迁与他者视野
本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文化学、政治学、传播学、文艺学等理论引入俄国史研究中,使用档案、报刊、回忆录、文艺作品、影像史料等多样化文献,综合俄文、中文和英文等多语种材料,对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进行历时态和共时态的考察。纵观俄罗斯自公元862年诺夫哥罗德建立以来至今的1100余年历史,帝国的诉求贯穿始终,帝国的影子伴随左右,帝国的形象毁誉并存。历史31.4万字 - 会员
全球史评论(第23辑)
《全球史评论》由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于2008年创办,刘新成教授和刘文明教授担任主编,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全球史的研究视野与方法,提倡有关跨文化、跨国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的研究,注重揭示全球视野中的文明互动与交往,探寻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全球化进程,及其与地方特性的相互影响。历史26.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