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国医大师郭子光奇疑难证辨治100例
郭尹玲 江泳更新时间:2020-02-21 21:50:04
最新章节:二、用药心得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收集整理国医大师郭子光长期临床积累的治疗奇症及疑难杂症病例100例,病例鲜活翔实,充分体现了国医大师的临床功底和独特的辨证思路。作者知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不仅精通中医各家学说,又不乏自己创见,因此,本书对辨治中医奇症及疑难症,颇有借鉴价值。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7-06-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郭尹玲 江泳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房颤临证从新
本书作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几十年的房颤专病门诊工作和大规模的房颤病例数据库研究,对房颤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对证候、方药进行了筛选、分类、分层和反复验证,对房颤“因-机-证-法-方-药”的规律性做了系统性的梳理。全书主要内容分为上、下2篇。上篇主要论述房颤的病因、病机、致病规律、常用角药使用经验以及房颤十四方临床运用规律;下篇主要根据房颤原发病的不同,提出相应的证治方药,并附医学21.5万字 - 会员
大音希声:与名老中医对话
本书收录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安龙校长与33位名老中医的访谈对话,围绕中医药教育、中医药事业发展等主题展开。书中直面问题,原汁原味地反映了老一辈中医药人的深刻体悟和深邃思考。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不仅适合中医药专业人士,也对普通读者理解中医药有重要帮助。书中强调了中医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探讨了中医人才培养的学术性和政治性,尤其是医德在成为大医中的决定性作用。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中医教育改革、经典理论学医学45.6万字 - 会员
祝由十三科
《祝由十三科》是古代医术的一种流派,涵盖大方脉、诸风、胎产、眼目等十三科,通过祝说病由、心理暗示、符咒禁禳等方法治疗疾病,无需针灸或药物。此书最早见于《素问》,自元代起被列入太医院十三科,是中医体系中富有特色的治疗方法。祝由十三科融合了心理学、暗示疗法等,对后世医学提供了独特的思路与借鉴。医学2.4万字 - 会员
平脉辨证脉学心得(第二版)
国医大师李士懋先生与其妻田淑霄教授共同推出平脉辨证体系的原创作品:《平脉辨证仲景脉学》《伤寒论冠名法求索》《平脉辨证经方时方案解》《平脉辨证脉学心得》《李士懋教授论阴阳脉诊》《平脉辨证温病求索》《论汗法》《火郁发之》《田淑霄中医妇科五十六年求索录》《平脉辨证治专病》《平脉辨证传承实录百例》(一、二)《平脉辨证相濡医案》《平脉辨证相濡医论)《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上《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中《李士懋医学14.4万字 - 会员
妇科治疗圆机活法集
本书是介绍中医妇科疾病多种治疗方法的专著。在总论中将治疗方法分为内治法与外治法两大类。在内治法之下,介绍辨证组方、单方验方、饮食疗法。在外治法之下,介绍敷法、薄贴法、熨法、罨法、热烘法、熏蒸法、溻浴法、涂抹法、扑粉法、噀面法、佩戴枕垫法、嗅吹鼻法、吸入法、滴药法、导法、塞法、针刺法、灸法、耳穴压迫法、按摩法、拔罐法、刮痧法、导引法、割治法、穴位埋植法、烙法、插入法、发疱法、腐蚀法、白降丹划点法、灌医学41.6万字 - 会员
三焦气化与三焦针法
韩景献教授,国家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天津市政府授衔的实验针灸学专家、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天津文史馆馆员。是我国著针灸专家,通过40余年的临床实践及理论研究,提出“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相关论”,并创立了“三焦针法”,在针灸界有一定影响。本书对三焦气化理论的沿革及与脏腑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与阐述,并介绍了韩景献教授针对三焦气化失常致病说提出的兼具益气调血、扶医学10.4万字 - 会员
顽症从风论治:王明杰黄淑芬临证用药心法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王明杰、黄淑芬伉俪为西南医科大学教授,川南玄府学术流派创始人。二位教授数十年来深入发掘刘完素玄府学说,精研李东垣风药、叶天士虫药应用经验,提出玄府郁闭为百病之根,开通玄府为治病之纲,认为风药、虫药等治风之品,轻灵流动,彻内彻外,为开通玄府郁闭之要药,功擅开窍启闭,鼓动气化,畅达神机,对调节人体气血津液精神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可医学15.8万字 -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名医类案
《名医类案》是明代医家江瓘及其子江应元、江应宿编集之作。原书成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后经清代名医魏之琇(玉横)重订。全书共十二卷,分为二百零五门。本书大量搜集了明以前历代名医验案,同时博采经、史、子、集之中的相关资料,结合编者个人医案,共录病案2400余则,收辑内容广泛,涉及病类丰富,涵盖了传染病、内科杂病、外科病、五官科病、妇科病、儿科病、精神疾病等多种疾病。书中所载病案,大都有医学37.7万字 - 会员
中医证候三因学说
本书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部分。在理论研究部分,将分别从古代医籍及现代文献两个维度,梳理证候的概念及成因的历史变迁与现代争鸣;分析证候“三因”学说提出的背景;从临床试验及动物试验研究证据,详细阐释致病因素、遗传体质、疾病阶段对于证候形成的影响,全方位解析证候“三因”学说的科学内涵。在应用研究部分,从证候辨识模式、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等三个方面,系统论述证候“三因”学说在临床诊医学1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