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西方美学中的时间性问题: 现象学美学之外的视野
刘彦顺更新时间:2019-11-15 17:57:15
最新章节: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以审美时间哲学的两种基本可能性--审美活动作为静态的内时间意识视域构成特性与作为动态的意义实现过程的涌现性、兴发性特性--作为基点,对现象学美学之外的西方美学史中的时间性问题进行了梳理与研究。本书选取了柏拉图、奥古斯丁、康德、席勒、黑格尔、叔本华、马克思、什克洛夫斯基共8位思想家进行研究,以此勾勒时间性问题在西方美学史上的主要脉络、过渡与转折。就整体而言,西方传统美学一直在绝对的主观与绝对的客观之间来回剧烈摇摆。在绝对的主观一极,滋生了神学美学,诸如本书对柏拉图、奥古斯丁的分析,亦旁涉黑格尔以及康德发挥过度的主体论美学;在绝对的客观一极,滋生了知识论美学,诸如本书对柏拉图的分析等;西方美学自席勒始,能够保全审美活动原初的构成本貌,全面、系统且专题性地探究美学中的时间性问题,并把时间性作为美学思想的机杼之一,本书在此方面还涉及叔本华、马克思、什克洛夫斯基,他们在审美时间哲学上的论述尤为摇曳多姿。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04-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彦顺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美学十五讲
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它将宇宙和人生视为一大生命,一流动欢畅之大全体,生命超越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美学具有突出的重视生命体验和超越的特点。中国美学不以认识外在美的知识为重心,而强调返归内心,由对知识的荡涤,进而体验万物,通于天地,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从而获得灵魂的适意。中国美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哲学26万字 - 会员
摆脱审美贫困:中国乡村美学研究
本专著是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陈冬(哲学美学博士)独著的学术专著。内容是探讨如何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话题。文章以乡村审美贫困问题为切入点,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诗词中,寻找文化根脉中的美学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相关理论指导下,探寻乡村摆脱审美贫困的路径。文章以现代性视野,重新审视宗法乡村审美贫困的命理逻辑,重塑传统文化中“桃花源”等美丽乡村原型,结合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等,寻根问脉,抽茧剥丝,哲学17.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