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哲学常识
胡适更新时间:2019-07-03 18:22:27
最新章节:第二十三章 反理学时期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百家哲学思想,以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朱子等圣哲为主线,在立足各哲学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国经典哲学,也能清晰地感受胡适严谨的治学态度。
品牌:卓文天语
上架时间:2019-01-01 00:00:00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卓文天语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胡适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英国中世纪神秘连环剧研究
中世纪英国曾经有过非常繁荣的戏剧活动,而流传下来的比较完整的戏剧文本却只有4套神秘连环剧(共约147部单剧)和极少几部道德剧及圣徒剧。对这4套神秘连环剧的深入研究也就成为认识英国早期戏剧传统——也是莎士比亚所植根的本民族戏剧传统——最为重要的途径。本书深入戏剧文本,追溯了神秘连环剧丰富的材料来源,剖析了戏剧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及这些人物形象塑造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化、性格化、喜剧化、功能化、同时代化等文化20.5万字 - 会员
西方文化中的两希传统(中英文)
本书以特定主题研究的方式为读者介绍了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希腊传统和希伯来传统。其中希腊传统包括希腊神话传统(以及希腊文学传统对神话传统的改写与重述)和希腊哲学传统,希伯来传统包括旧约传统和新约传统。本书的特色在于探究两种传统内部的悖谬与冲突——希腊神话传统与希腊哲学传统的关联与冲突、犹太教传统与基督教传统的关联与冲突。实际上,西方文明传承两千余年的内驱力恰恰在于这种悖谬与冲突——希腊传统与希伯来传文化19.7万字 - 会员
王尔德“面具艺术”研究:王尔德的审美性自我塑造
王尔德在以唯美主义追求为表象的审美追求驱动下,引申了古希腊面具表演的传统形式,使之成为人格面具表演概念,同时吸取浪漫反讽思想,注入自己的人生及创作中,变成了呈现多重矛盾自我的面具塑造风格。这一风格被他运用自如后,成为其独有的技艺,形成其“面具艺术”。本书以王尔德的多重矛盾面具自我之表象为依据,向前追溯至具有审美思想的德国浪漫主义传统、唯美主义及现代审美主义,向后借用当代德国哲学、美学的理论观点(审文化19.5万字 - 会员
中国女性文化(2020年第1辑/总第22辑)
本书是第22辑,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界的诸多性别理论译介者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就“语境”问题展开的思考及实践;考察了弗洛伊德和朱迪斯·巴特勒的相关理论,揭示两位西方理论家的学说与女性主义话语发生的耦合;探讨“自由”与“平等”在整个现代中国思想史和现代历史实践中对女性问题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西方女权主义在中国存在的“适用性”与“对接”问题;对女性形象、流行文化等议文化21.9万字 - 会员
东亚佛学评论(第4辑)
本书是中央民族大学东亚佛教研究中心举办的“法藏与东亚佛教研究研讨会”的论文集,收录了十一篇文章,两篇书评。其中法藏研究九篇,皆以传世文献和海外珍稀文献为依据,讨论法藏思想观念及文本等议题。华严宗研究两篇,一篇从翻译等角度讨论华严宗的观音诠释,一篇讨论伯亭续法对法藏华严判教思想的发展。两篇书评分别是关于《大乘起信论》的成书问题与中国儒道佛三教关系。文化17.5万字 - 会员
中华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开发
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本书基于新时代背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视角系统发掘中华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就如何开发其价值进行探讨。主要探究以和合伦理规范协调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和合理念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传承和创新和合价值体系,运用和合辩证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借鉴和合文化以文化人机制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文化16.7万字 - 会员
《智慧珍宝》翻译、注释与研究(全2册)
《智慧珍宝》是伊斯兰教苏非主义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精神导师”——伊本·阿拉比(1165~1240)的代表作,被奉为理论苏非学或理论灵知学最核心的经典文献。本书在参考多种权威注释本、译本及相关研究著作的基础上,着力从语言、义理、术语等方面对《智慧珍宝》进行了翻译、注释和解读,以期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伊斯兰思想和文化。文化39.1万字 - 会员
佛与他者:当代泰国宗教与社会研究
自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文明对泰文化的冲击及其激发的回响构成了泰国追求现代性道路上的变奏曲。泰国社会一方面要强化南传佛教作为泰文化特性的地位,另一方面又需要确证南传佛教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位置。佛教成为现代泰国创造自身文明性的重要领域,其文明化过程同时在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展开。本书尝试在海外民族志研究的基础上展示南传佛教在泰国的文明化路径,并通过呈现复数的他者来理解由诸多矛盾因素构成的社会发展文化17.3万字 - 会员
现当代中国戏剧文化观潮
全书从戏剧人、戏剧演出、戏剧教育、戏剧历史四个部分,关注全国戏剧舞台动向、艺术教育中戏剧人才的培养、戏剧发展热点等,展示出现当代中国鲜活的戏剧景观。本书具有较高的观察高度及历史厚度,不失为一部现当代中国戏剧研究的学术力作。文化24.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民俗学视域下的鲁迅与传统文化研究
本书从鲁迅所置身的民俗文化场域入手,以辩证的视角对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予以认真、系统地考察。着重从鬼文化意象、宗谱文化意象和水文化意象探讨鲁迅怎样借助民俗文化意象实现对个人感情和文化思想的表达;同时通过对鲁迅作品中与女性相关的民俗事象描写的梳理,探讨其文化批判、女性塑造和民俗文化三者之间的秘密贯通和彼此照应;其次通过对鲁迅笔下文化英雄形象中积极民俗文化因子的挖掘,揭示鲁迅文学世界中诗意的想文化研究18.3万字 - 会员
北齐隋唐河东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
本书综合运用了文学、历史及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北齐隋唐历史时段内“河东”地域的家族文学文化现象进行了探讨。所选择的切入点是家族文化的视角,以此进入对这一时期“河东”地域文学及文化现象的分析。从隋唐之交“河东”地域的文化形态来看,王通王氏家族以《中说》《元经》等为代表的学术论著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北方地区长期民族融合及文化融合的反映,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南方文化的积极影响。从“河东”地域的整体文化形文化研究19.9万字 - 会员
“希腊之余光”:周作人对古希腊文化的接受研究
本书通过原始文献的钩沉与梳理,还原周作人译介、理解与阐释古希腊文学-文化的动态过程,结合周氏接纳西方古典文化的时代语境与心理动因,尝试在发生学的意义上,透析古希腊文学、哲学与宗教文化如何参与周作人认知框架的生成及其思想内在逻辑的演变;通过周氏对中国现实问题与政治文化的思考,探究其以“另类选择”参与中国社会现代性建构的意义。文化研究18.1万字 - 会员
敦煌游艺文化研究
敦煌游艺文化中蕴含着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因素,本书将敦煌文献和莫高窟壁画中遗存的游艺资料悉数辑出,并分为武功技艺类游艺、岁时节日类游艺、博弈类游艺和儿童游戏类游艺等四个主要类型,采用文献与图像相印证的方法进行系统性讨论,一方面丰富了中国传统游艺研究内容,另一方面开启了敦煌民俗研究的新视角。文化研究16.9万字 - 会员
新时期以来东北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考察
现代东北文学因“东北作家群”“沦陷区文学”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工业文学”“土改文学”是当代东北文学的重要成就,新时期以来诸多东北作家的创作使东北文学延续承袭。本书采用文化研究的多重理论方法进行文学研究,从时间、空间、性别三重文化场域全面检视新时期以来东北女作家的小说创作,系统梳理所呈现的文化指征,确证新时期以来东北女性文学作家个体创作基础上的群体性风格,构建东北女性文学研究的文化研究21.1万字 - 会员
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
本书以河湟地区著名土司何锁南家族为研究对象,运用史料整理和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将历史考证与人类学理论相结合,以时间顺序为纵轴,以家族人物、家族文化、宗教信仰等为横轴,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一个少数民族家族在数百年历史长河中的发展演变。本书主要论述了河州地区的概况、何锁南及其家族世系、何锁南家族的文化变迁、何锁南家族的宗法统治、何锁南家族多元一体的宗教信仰等内容,从新的视域探究土司制度、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文化研究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