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计算机:一部历史
(英)彼得·本特利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 16.3万字
更新时间:2015-09-21 17:57:44
最新章节:第41章 译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计算机:一部历史》,给大众读者写的计算机科普读物,零门槛入门计算机科学。讲述计算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普及关于计算机和互联网,你不得不了解的知识。在过去数十年里,除非你一直与世隔绝,否则就不可能不受到信息革命的影响。我们身处技术演进史上的计算机时代,无论你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拥护者、反对者还是旁观者,无论你是否具备计算机专业背景,只要你使用计算机,这本书就是你的案头必备。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顾纹天
上架时间:2015-03-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彼得·本特利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WP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标准教程(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实战微课版)
本书以理论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用大量的实例对WPS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档三大板块进行全面讲解。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WPS综合应用基础、PDF文件的查看及处理、常规文档的创建和编辑、长文档的高效编排、文档的校对与批量处理、WPS制表入门操作、公式与函数的应用、图形和图表的应用、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基本演示文稿的创建、动态交互式演示文稿的创建、演示文稿的放映与输出等。知识点全面覆盖《全计算机9.3万字 - 会员
偏最小二乘法优化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
本书内容是在充分利用偏最小二乘原理优势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改进与优化偏最小二乘的不足方面,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医药数据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分别引入非径向数据包络分析和降噪稀疏自编码器优化偏最小二乘的噪声处理,使其处理缺失值和噪声更有效;分别引入特征相关、L1正则项和灰色关联优化偏最小二乘的特征提取,实现有效降维和提取特征子集;分别融合受限玻尔兹曼机、稀疏自编码器、深度置信网络提取非线性成分,优化偏最小二乘计算机10.5万字 - 会员
可持续设计:数字·多元·安全
《可持续设计:数字·多元·安全》是国际体验设计大会的演讲案例的论文集,汇聚了当下具有影响力的数位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设计师、商业领袖、专家的大量实践案例与前沿学术观点,分享并解决了新兴领域所面临的新问题,为企业人员提供丰富的设计手段、方法与策略。计算机19.5万字 - 会员
深度序列模型与自然语言处理:基于TensorFlow 2实践
《深度序列模型与自然语言处理:基于TensorFlow2实践》以自然语言和语音信号处理两大应用领域为载体,详细介绍深度学习中的各种常用序列模型。在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辅以代码实现和讲解,帮助读者深入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深度序列模型与自然语言处理:基于TensorFlow2实践》共12章,不仅涵盖了词向量、循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Transformer等基础知识,还囊括了注意力机制、序列到序列问题计算机21.9万字 - 会员
多源信息融合推理与应用
本书共共15章,主要包括多源信息融合处理理论与方法及多源信息目标检测、识别和应用两部分内容。书中具体讲述了多源信息融合处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多源信息融合发展的核心理论方法,如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等;介绍了多源高冲突信息鲁棒性证据推理方法、多辨识框架下异构证据融合方法以及多值迁移融合方法等多种融合技术;给出了多源信息融合的典型应用,特别是在不确定数据分类、多源信息融合检测与识别领域的实计算机17万字 - 会员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原理与金融实践入门
深度强化学习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重要分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如AlphaGo和ChatGPT。本书作为该领域的入门教材,在内容上尽可能覆盖深度强化学习的基础知识和经典算法。全书共10章,大致分为4部分:第1部分(第1~2章)介绍深度强化学习背景(智能决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第2部分(第3~4章)介绍深度强化学习基础知识(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第3部分(第5~9章)介绍深度强化学习经典算法(D计算机16.9万字 - 会员
测试设计思想
测试设计思想是本书的主题。针对测试的两个基本目的和五个基本问题,本书归纳了八类测试设计思想,即系统的思想、枚举的思想、准则化的思想、多样化的思想、统计的思想、冗余的思想、推理的思想、控制的思想。围绕每一类思想,本书深入讲解来自不同领域的测试设计方法、实践及理念,借此剖析如何依据该思想缓解测试的基本问题。了解这些思想,有助于读者奠定扎实的测试理论基础,适应当代研发生产活动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的发展计算机20.4万字 - 会员
重构知识:在线知识传播的疆域、结构与机制
《重构知识:在线知识传播的疆域、结构与机制》旨在探究社会化媒体知识分享平台的知识分享行为规律、知识疆域结构特征、知识构建的动力机制以及知识普惠的技术实现。依托于当前人文社会科学新文科建设总体要求,本书基于传播学理论视野,利用信息科学计算技术,结合复杂网络分析框架,致力于解决当前传播学现实问题。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知识传播,提高知识传播效率,推进知识普惠,探究信息技术能够惠及广泛计算机11.1万字 - 会员
微课设计与制作标准教程(全彩微课版)
《微课设计与制作标准教程(全彩微课版)》内容围绕微课制作展开,以实用高效为写作目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介绍。计算机6.6万字